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89309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特殊人群用药知识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人群用药知识特殊人群主要包括小儿、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驾驶员、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等。一、小儿用药小儿发育分为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婴幼儿期(出生后1个月-3岁)、儿童期(3-12岁)三个阶段。1、婴幼儿期用药特点(1)口服给药时以糖浆剂为宜:维生素AD等滴剂绝不能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以免引起油脂吸入性肺炎。(2)注射给药:常用静注和静滴。(3)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但婴幼儿使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易引起呼吸抑制。2、儿童期用药特点(1)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2)

2、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儿童对水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较差,如长期或大量应用酸碱类药物,易引起平衡失调,应用利尿剂后易出现低钾、低钠现象。(3)激素类药物应慎用。(4)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四环素可引起牙质发育不良和牙齿变黄,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幼年动物软骨发育,导致关节损伤,因此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3、用药注意事项(1)根据儿童不同发育时期用药:儿童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肾小球过滤率低,排泄功能差,应严格掌握用药特征,以免发生不良反应。(2)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由于儿童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各不相同,因此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3)注意

3、给药间隔时间: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4)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儿童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外用药不可涂之过多过厚,用药时间不要过长。(5)不可滥用药物:忌滥用丙种球蛋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4、小儿禁用的药物药物禁用范围药物禁用范围四环素类8岁以下儿童吲哚美辛14岁以下儿童氯霉素新生儿地西泮6个月以下幼儿磺胺类药新生儿吗啡1岁以下幼儿苯巴比妥新生儿芬太尼2岁以下幼儿呋喃妥因新生儿左旋多巴3岁以下幼儿喹诺酮类18岁以下儿童丙磺舒2岁以下幼儿苯丙胺婴幼儿苯海拉明早产儿、新生儿氟哌啶醇婴幼儿酚酞婴儿甲氧氯普胺婴幼儿6、小儿药物剂量计算年龄剂量年龄剂量出生-1个月1/24成人剂

4、量1-6个月1/24-1/12成人剂量6个月-1岁1/12-1/8成人剂量1-2岁1/8-1/6成人剂量2-4岁1/6-1/4成人剂量4-7岁1/4-1/3成人剂量7-11岁1/3-1/2成人剂量11-14岁1/2-2/3成人剂量14-18岁3/4成人剂量二、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认识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明确诊断,避免不良反应 。例如老年人常患青光眼,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而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中,有不少药物有抗胆碱作用,如不加注意,可引起尿潴留及青光眼恶化。(2)注意合理选择药物抗菌药:老年人免疫机能降低体内水分少,肾功能差,容易在与年轻人的相同剂量下造成高

5、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对肾或中枢神经有毒性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应尽量不用,此类药更不可联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安乃近等,容易损害肾脏,应尽量不用。降压药:老年人在降压治疗中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血压不能降的太低。不要用利血平,因其能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宜选用吲达帕胺,但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的病人。-阻滞剂:哮喘或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糖尿病人应用-阻滞剂可进一步降低血糖而发生低血糖昏迷。肾上腺皮质激素:老年人常因关节痛,服用可的松,而老年人常患有骨质疏松,再用此类激素,可引起骨折,如必须用,需加入钙剂及维生素D。(3)尽量减

6、少用药品种:能用一种药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要尽可能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尤其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及催眠药、麻醉药等。(4)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5)控制输液量:每天输液量控制在1500毫升,输生理盐水每天不得超过500毫升。(6)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尤其对影响心排血量或肾血流量的药物和催眠镇静药更应注意。(7)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为3/4成人剂量。三、妊娠期妇女用药1、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畸形:妊娠早期(妊娠期头三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抗凝药(华法林钠等),酒精均能引起畸形。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可引起胎儿性发育异

7、常。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可致颅骨和面部畸形、腭裂等。(2)神经中枢抑制和神经系统损害:妊娠期妇女服用镇静、安定、麻醉、止痛、抗组胺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的制剂,可抑制胎儿神经的活动,并改变脑的发育。(3)溶血:临产期使用抗疟药、磺胺类、硝基呋喃类、解热镇痛药,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可引起溶血。(4)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可导致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胎。(5)其他不良影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致胎儿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伤。四环素可使婴儿牙齿黄染,骨生长障碍。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死胎,胎儿电解质紊乱,血小板减少症。分娩前应用氯霉素引起新生儿循环障碍和灰婴综合征。长期应用氯丙嗪可使婴儿视网膜病

8、变。妊娠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新生儿白内障。孕妇摄入过量维生素D导致新生儿血钙过高、智力障碍、肾或肺小动脉狭窄及高血压。2、药物对孕妇的影响(1)妊娠早期(妊娠初始3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期,易受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2)妊娠后期应用无味红霉素引起阻塞性黄疸并发症可能性增加,可逆的肝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可达10%-15%。(3)孕妇患有结核、贫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时,合理治疗不但对胎儿无害,且能防止胎儿受母体疾病的影响。(4)妊娠期对泻药、利尿药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比较敏感,可引起早产或流产。(5)孕妇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应适当补充铁、钙、叶酸盐、维生素。(6)钩虫病和血吸虫病高发区和贫血孕

9、妇应常规补充铁。3、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1)妊娠期用药过程中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2)妊娠期不可滥用抗生素对疑有感染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疑为真菌感染者,应真菌培养。致病菌尚未明确时,可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选用抗菌药物,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对患者的利弊,并注意对胎儿的影响,如四环素在整个妊娠期都不宜应用。若疑有厌氧菌感染,可采用对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甲硝唑对常见的脆弱厌氧杆菌感染有效,但妊娠前三个月不宜应用。四、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乳母用药后药物进入乳汁,一般不会给乳儿带来危害,然而少数药物在乳汁中排泄量较大,因此,母亲应注意服用药物对婴儿的危

10、害。1、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分子量小于200的药物较易进入乳汁。(2)在脂肪与水中溶解度高的药物易进入乳汁。(3)在母体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药物能进入乳汁。(4)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在乳汁中排泄,而酸性药物(如青霉素)较难排泄。2、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1)选药应慎重: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必须用者要慎重应用,疗程不要过长,剂量不要过大,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2)要权衡利弊:如所用药物弊大于利,则应停药或选用其他药物治疗。(3)选好代用药:选择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和影响小的药物替代。如乳母患泌尿道感染时,不用磺胺类药,而用氨苄西林代替,这样既可有效治疗乳母尿道感

11、染,又可减少对婴儿的危害。(4)防止药物蓄积:避免使用长效药物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尽量选用短效药物,以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婴儿体内蓄积的机会。(5)注意哺乳时间:避免在乳母血药浓度高峰期间喂养,可采取乳母用药前血药浓度较低时喂养。(6)采用人工喂养:如乳母必须使用药物治疗,而此种药物会对婴儿带来危害时,可考虑暂时采用人工喂养。五、驾驶员用药(驾驶员包括驾车、操作机械和高空作业等人员。)1、慎用的药物 (1)可引起嗜睡的药物抗感冒药:新康泰克等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片等抗偏头痛药:苯噻啶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2)可使出现眩晕或幻觉的药物镇

12、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解热镇痛药:双氯芬酸等抗病毒药:金刚烷胺等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氟桂利嗪等(3)可使视力模糊或辨色困难的药物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解除胃肠痉挛药:东莨菪碱、阿托品等扩张血管药:二氢麦角碱等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等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等(4)可出现定向力障碍的药物镇痛药:哌替啶等抗消化性溃疡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片等(5)可导致多尿或多汗的药物利尿药:阿米洛利及复方制剂等抗高血压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吲达帕胺、哌唑嗪等2、防范措施(1)开车前4小时慎用上述药物,或服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2)注意复方制剂中有无对驾驶能力有影响的成分。(3)改用替代药,如过敏时尽量选用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小的抗过敏药如咪唑斯汀、氯雷他定。特殊人群用药知识 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