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关于中国省制的改革问题,众说纷纭在清末民初从废省论到缩省论的热烈讨论以及近年政区地理的研究当中,尽管具体观点不同,方案各异,但在对缩小省级政区规模的看法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即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有的省区应当划小如何将省区划小?学术界观点各异,如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在解放前就提出了缩小省区的六项主张,1989年又提出了从交通因素、经济区与行政区关系的角度来调整省区的新思想〖1〗谭其骧院士强调通过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上和外国的各种划分政区制度的利弊得失,制定出一套既适应当前,又有利于未来的行政区划制度〖2〗其他学者的主张也有一定的道理,例繁不备举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又提出了更为具体而又新颖的省区改革思路例如:浦善新先生建议缩小省区先在辽宁、吉林、四川、宁夏、海南等地试点〖3〗(1)辽宁分别以沈阳、大连为中心,成立两个省级行政单位,(2)吉林撤销地区和自治州(所辖县根据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自治县),由省直辖47个市县;(3)重庆地区(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川东的万县、达县、涪陵地区)从四川划分出来成立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后可以考虑将湖北的宜昌地区(9个县)和宜昌市划入;(4)宁夏撤销两个地区,由自治区直辖市县,以后可以考虑将陇东的庆阳、平凉两个地区(15个市县)和陕北的榆林、延安(25个市县)划归其领导,共辖59个市县;(5)海南岛成立海南省。
上述方案有较大的可操作性,有的已经实施,如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郭荣星先生通过计算省级行政区的规模,设想了中国一级行政区的调整方案:(1)在苏鲁豫皖边界地区组建新省;(2)以重庆为省会组建新省;(3)将河南信阳地区划入湖北省;(4)以襄樊为中心建立鄂豫陕边界地区一级行政区;(5)以厦门为中心,在闽赣边界地区组建新省;(6)湘黔桂三省区边界地区形成一级行政区;(7)蒙、黑、吉三省边界地区组建新省;(8)陕蒙宁边界地区组建一级行政区;(9)、甘肃两省区行政区划暂时维持现状,待21世纪中国经济重心西移时,再适时新增两个一级行政区,即新、甘边界地区组建新省,南疆、北疆各设立一级行政区〖4〗黄秀民等先生提出将全国政区划分为东西条状行政区的观点,并建议各行政区首府设在京广线上〖5〗周振鹤先生则持与郭荣星先生相反的观点他指出:我国的省界在历史上早已形成,各省的名称和范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普遍存在的地域观念划小省区组建新省的基本原则应是以现有的省区为基础,将其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同时进行有限度的省界调整,而不宜以几省的接壤地带重划一个新省,因为这样做缺乏历史地理基础,不易成功"〖7〗解放后曾设立平原省,以河南、河北、山东部分地区为其省境,三年后即撤销。
应该承认,郭荣星、黄秀民等先生的方案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他们主要是从加强省区接壤地区的经济发展角度考虑的笔者把以郭氏方案为代表的析省模式称为"邻壤切块式"周振鹤先生的观点也有其合理的一面,笔者把以周氏为代表的析省模式称为"省内分家式"除了这两种模式以外,析省模式还有如清朝末期、台湾、黑龙江、吉林、奉天那样的建省方式,笔者姑且称之为"边疆开发成熟式"一、 析省模式实例剖析政区不像豆腐那样可以随便切割,历史文化的血脉关系不能割断那么,析省模式到底以何者为善?在令人无所适从的情况下,总结、参考历史上的经验也许是有益的,况且,学术界也还没有从历史上来探讨过这个问题一)元代行省分合的剖析中国的省制起源于金末,定制于元初由于蒙元军事行动持续长达七八十年,模仿金朝临时的行省制度也逐渐成为常制1280年,刚统一不久的元朝在全境设一中书省和江淮、福建、江西、湖广、陕蜀、云南六大行省以后历代各省的析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中书省、六行省中派生出来的元朝中、后期较为稳定的省制,为至顺元年的一中书省和十行省,各省分合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