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82202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将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公共文化效劳,是政府公共效劳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效劳设施、资源和效劳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加强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为目标,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又好又快开展,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的主要做

2、法与成效 随着经济的强劲开展,我市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开展轨道。市文化馆顺利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近6000m2,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居苏中、苏北前列,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在规划准备中,初步选址、勘测、概念设计等工作已根本完成;20个镇文化站全面建成达标,并对外开放,提前一年实现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已建成村文化活动室29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0%;建成农家书屋65家。目前,全市以市级重点文化工程为龙头,镇文化站为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根底的三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已初步形成。20x年,我市继续被评为XX省群文工作先进县市;20x年,被

3、表彰为XX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县市。 在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统筹,强势推进,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近几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一是凸显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从科学开展、统筹开展、协调开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惠民工程,切实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全市“十五、“十一五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领导工作分工;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方案;纳入机关相关部门和各镇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年评选2023个文化工作先进镇,并

4、在全市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二是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20x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x市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奖惩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方案用三年时间,实现20个镇文化站全面达标的必成目标,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同时,将此纳入20x年市政府为民兴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并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今年初,市政府又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新建工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紧规划,迅速启动。三是强势推进,定期督查。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屡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工作,与相关部门和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定期进行督查,及

5、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二抓住机遇,争取支持,努力破解建设制约瓶颈 资金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的最大瓶颈。我们巧抓机遇,善抓机遇,积极化解,重点突破。一是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20x年初,XX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之一,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我们屡次赴省、市专题汇报,寻求支持。经过努力和争取,全市14个镇列入省专项补助方案。20x、20x两年,我市共计获得省、市文化站达标建设专项补助资金350万元,受助乡镇数和受助资金额均为南通其他县市总和;累计争取省“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专项补助资金近20230万元。此外,还积

6、极争取到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援建方案,获得专项资金20230万元。二是紧紧抓住有利于文化工作开展繁荣的政策机遇。“十七大报揭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市镇两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经费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我市在财政状况还不宽裕的情况下,20x、20x两年用于20个镇文化站建设的补助资金到达160万元,对文化站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各镇也不断加大建设投入,据统计,近两年全市镇级财政用于文体中心建设的资金累计达800余万元。三是紧紧抓住村级公共效劳中心建设机遇。近两年来,全市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效劳中心建设,提出“四室八有建设标准,“四室即:办公室、会议室、卫生

7、室、文化室。将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作为村级公共效劳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得到了快速开展。四是紧紧抓住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机遇。利用“体育健身村村有工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镇、村两级文化阵地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提高了文化阵地的吸引力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三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务求推进速度能快那么快 面对我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根底薄弱、资金压力大、上级要求高的实际,市、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举措,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形成推进合力。市政府屡次召开现场推进会、情况汇报会,协调解决推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加大督查、检查的力度与密度。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经济建

8、设压力大、工作任务重、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努力破解资金、用地等难题,按时按质完成了达标建设任务。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尽职尽为,合力推进。市文化局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的责任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当好参谋助手:一是组织力量对全市文化效劳网络建设情况调查摸底,及时提出全市三级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建设开展规划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定期召开文化站长例会,筹划组织各类推进活动,协助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意见,推动全市面上工作快速、均衡开展。三是建立局长挂帅,副局长挂钩包干的工作机制,做到包督查、包指导、包推进。四是加强效劳和协调,组织镇分管领导和文化站站长赴通

9、州、泰兴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推进质量,加快推进速度。五是适时对各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选址、功能设置、内外装潢等给予帮助和指导。由于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效劳指导到位,我市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受到了省相关部门的表彰。 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做到功能设置科学实用 在全市公共文化效劳网络推进过程中,坚持从x实际出发,做到既适度超前,又实事求是;既坚持标准,又经济适用;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在镇文化站建设上,我市提出阵地面积不得少于800m2,根本功能不低于8项,年开放时间不少于250天的要求,略高于省提出的建设标准。由于

10、各镇经济根底不一,情况各不相同,建设模式也不尽相同。全市20个镇,大致采用了三种建设模式:一是东陈、桃园、袁桥、下原、吴窑、江安、磨头、搬经等8个镇,按照标准要求,投资新建,面积最多的镇达1400m2;二是柴湾、如城、郭园、高明、林梓、九华等6个镇,采取资源整合的方法,将闲置的学校、派出所、管电站等用房进行改造,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妥善解决了文化阵地问题;三是雪岸、常青、白蒲、丁堰、长江、石庄等6个镇,对原文化站或影剧院采取改造提升的方法,按照新的标准要求,增加阵地面积,扩展功能设置。 以村级公共效劳中心建设为契机,结合“体育健身村村有、“图书援建等工程的实施,统筹规划,整合资

11、源,同步落实,大力推进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可望今年2023月底实现全市全覆盖。 市文化馆作为XX县区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在2003年旧城改造过程中,有一半的活动用房被撤除。由于诸多原因,改扩建工程一直悬而未决,不但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制约了阵地作用的发挥。对此,文化部门的同志不等不靠,创新思路,主动作为,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法,融资600余万元,于20x年对文化馆实施改扩建,20x年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新增活动面积3500m2,拓展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美术、健身、写作等11个大类、18个工程的艺术培训。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活动开展,在全省均处于领先位置。 市木偶艺术团是我市唯一的国

12、办艺术团体,承当着繁重的中心演出和“三送任务。多年来,团部一直借租在新民建筑站,条件十分简陋,严重影响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剧团的开展。面对困难,市领导主动关心,文化部门的同志想方设法,整合资源,调整市图书馆的四、五楼近202300m2,作为木偶艺术团办公和排练场所,购置了320m2的演员宿舍,妥善解决了木偶艺术团办公及演员生活等根本问题。 五建管并重,建用并举,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 一是阵地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市文化馆充分发挥XX县区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认真筹划和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电影放映、艺术展览、艺术培训、才艺比赛等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

13、天天都开放;市图书馆努力拓展效劳功能,简化借阅手续,年均接待读者超过20万人次。同时,实行开门办馆,延伸效劳触角,在镇村、社区、敬老院、学校、军营开辟流动图书室,并积极做好镇、村图书管理和借阅效劳指导工作;市博物馆从今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各镇文化站都能比拟正常地开展书报阅览、体育锻炼、艺术培训、综合展览等8项以上活动,根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村居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那么为群众就近开展文化活动、读书看报提供了便利。二是主题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市文化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年均组织开展4-6场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

14、策,激发和鼓舞全市人民跨越争先的斗志。几年来,借助“一会两节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了“群星拜寿、“x如歌、“欢乐中国行魅力x等数场高质量的大型文艺演出,满足了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需求。三是社会文化活动形式多样。“雉水之夏是我市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文化品牌,市文化部门不断创新内容,拓宽效劳范围,变以如城为主,为向农村、企业、港口、军营拓展;变以夏季为主,为全年均衡开展;变一年一个主题,为一次一个主题,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百姓,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普遍欢送。群众自办文化红红火火,老年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各具特色,活动常年不断。农民艺术节、文化一条街、文化大院、文化庙会、元宵灯

15、会及体育竞赛等系列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白蒲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京剧之乡,如城镇和林梓镇分别被评为XX市工艺丝毯之乡和红木雕刻之乡,如城锦绣莲湘队、宏坝老年文艺队、九华通剧团被评为XX市特色团队。三个家庭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星光大道家庭才艺大赛并获奖。四是“三送工程深受群众欢送。20x年以来,累计向镇、村送图书45000余册,送戏189场,送电影5000余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常青镇电影放映员王东生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放映员。五是文艺创作不断繁荣。近几年,文艺创作、艺术生产成果喜人,32件作品在全国性演出、评比、展览中获奖,58件作品在省级参赛、参展、发表。

16、与日本、浙江温岭、东台等地进行了跨区域的美术、书法作品交流,扩大了我市的对外影响。六是民营剧团不断壮大。全市登记在册的民营剧团达1x个,从业人员800多人,年均演出23000多场,观众达600多万人次。我市民营剧团开展壮大的成功经验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称为“x现象,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均予以报道。去年,首届全省民营剧团优秀节目调演暨民营剧团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市成功举行。 六提升能力,激发活力,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素质提高工程。2023年以来,文化系统相继开展了“效能革命、“效能提速、“争创优质效劳单位、争当优质效劳标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升素质,激发动力,引导文化人才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