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820357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 从微观讲,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宏观方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

2、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本行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匹配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本

3、行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 就存款利率的确定而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应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实行盯住同业拆借利率上下浮动的办法。商业银行结合本行在当地市场占有的位置和竞争优势,根据每天本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分析本行的资金需求,确定在同业拆借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幅度,调整制定本行存款各期限档次的具体利率水平。一般大额、长期存款利率水平接近同业拆借利率水平或相同,特殊时期还高于拆借利率;小额、短期存款利率水平低于同业拆借利率水平。 从贷款利率的确定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利率应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内,围绕基础利率浮动。商业银行确定浮动幅

4、度,一般根据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趋势、贷款质量、期限、风险、所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因素确定。 2.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本行的利率.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业务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方式,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并由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中央银行应经常分析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同时分析其他客观经济

5、、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预测市场利率变化趋势和货币供应情况的变化,检查其是否满足货币政策的需要。对可能出现不符合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趋势,央行要提前、及时地制定利率调控策略。由于利率政策具有信号作用和迟滞效应,同时是一个间接调控的杠杆,因此,中央银行应小幅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调控同业拆借利率,由此影响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水平.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利率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 1。利率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利率市场化后,政府解除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能充分地反映资金供求,并通过价格机制以达到资金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纵观世界各国利率体制的改革趋势,均是由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转换,其特点是

6、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存贷款利率的最高限额,促使利率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即利率的高低主要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当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跌;当市场上资金求大于供时,利率上涨。 .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进行调控。 间接调控一般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普遍采用,其运行的基础是具有较强内部制约机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在市场利率下,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所有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全社会各种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利用基准利率来调控全社会各种利率,并由此来决定社会基础货币量。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7、,拆借双方自主定价 197年,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改革再贴现率和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尝试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定价 1999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和中资保险公司法人就大额定期存款协商确定利率 200年,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制度,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年,十六大报告提

8、出:稳步推荐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算方式,由借贷双方决协商定,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同时,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上限为基准利率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进一步完全开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除城乡信用社);放开小额外币存款2年期的存款利率放开下限,保留上限. 25年,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6年,决定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ibo,明确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

9、易试点的有关事项,人民币互换交易利率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开始 2007年,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bor开始正式投入运行。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显示了央行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决心。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市场化改革导致利率风险使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 的变

10、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和客户选择利率风险。 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即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内银行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与需要重新调整的负债数量不相等,两者存在一定缺口时银行再吸收存款或再贷款时所蒙受的利率风险,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衡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占了相当的比重,而贷款中短期贷款则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的暴露部位偏大,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易受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的影响。 利率结构风险这种

11、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指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利息收益减少的风险;在短期存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99年以来央行连续八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但是每次调整时各种期限档次间利率变化的幅度不同总体上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大于贷款利率的降幅,中长期贷款(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降幅大于短期贷款利率的降幅,如最短期的6个月贷款利率由196年初的0。08%降到006年4月前的。04,降低了50个百分点;最长期的年期贷款利率从1996年初的151%降到206年4月前的5。76,降低了6

12、2个百分点。不同期限存贷款利率波动的差异带来了商业银行经营上利率的结构性风险. 客户选择利率风险,这种风险是指随着利率的波动,银行将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承受的利率风险.当利率趋于下降时,客户将以该期低利率获得的新贷款提前偿还该期以前高利率获得的贷款;当利率上升时,他们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入新的定期存款。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对提前还款或提前取款设定一定的限制条款,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了稳定自己的存款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很难采取相应的政策阻止客户提前还款或取款。 根据先前国外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极有可能上升那么商业银行必定会遭受利率上升带来的资产收益的损失,这便向

13、商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2)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减小主营业务收入缩水生存压力增大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存贷款利差是其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6以上.中间业务品种少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2010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占比仅为20%,利率市场化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银行为增加存款存款利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同时为抢夺优质大客户贷款利率却不会有什么显著提高甚至还可能出现下降,这将大大影响商业银行现有的资金平衡关系和利率配比关系利差空间也随之减小。在我国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利润构成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成本增加息差缩小势必影响经营效益,不仅如此

14、,利率的市场化必将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一部分原有储蓄者将不再看重含有低风险价值的储蓄利率风,看重含有高风险价值的货币或资本市场的收益。传统的存贷款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相比不再具有竞争力,这些都将是商业银行现有的主营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原有的盈利模式必须调整。 (3)利率市场化加大“逆向选择”风险的产生 利率自由化进程中,利率水平的上升使对贷款合约违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这是因为在信贷活动中不同借款人违约拖欠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但银行无法知道谁的违约可能性更高,随着实际利率的升高更高比例的喜欢冒险(收益很高)的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而风险较小的安

15、全借款人则可能退出申请者 的队伍,这也就是所谓的借款人的逆向选择.经验表明随着对任何一类借款人所收取的实际利率的增加对贷款合同违约的可能性也增大有两点原因:更多的喜欢冒风险的借款人可能出来接受贷款人的出价而那些不喜欢违约、较安全的借款人则可能退出申请人的队伍;任何借款人都倾向于改变自己项目的性质(因为银行不可能全面地对借款人的行为进行监控)使之更具风险,这就是所谓“逆向风险选择,由于存在这样的“逆向风险选择银行的实际预期收益率就可能低于其实际贷款利率,尤其是那些预算约束软化的国有企业,当它们在资金的成本和收益性上作权衡时首先考虑的是收益而不是成本的大小,如果这种企业在市场占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麻烦. (4)金融腐败的风险 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有贷与不贷的权力,但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有贷与不贷 权和贷款价格制定权两大权力,这时往往会出现不严格根据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行合理定价,而出现“人情利率、“关系利率等现象,这其中就蕴含着金融腐败的风险。 (5)道德风险 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银行与其管理者和股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