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81748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一-附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即时练一、积累与运用1.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请将你最喜爱的一句名言警句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空白处。答案:例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等等。2.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1)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2)会当凌绝顶,_。(3)天明登前途,_。(4)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5)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6)?大道之行也?一文的纲领句是_。(7)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

2、?黄鹤楼?)(9)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0)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11)?石壕吏?一诗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的诗句是:_,_。(12)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莲花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答案:(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2)一览众山小(3)独与老翁别(4)出淤泥而不染(5)惟吾德馨(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7)波撼岳阳城(8)芳草萋萋鹦鹦洲(9)浮云游子意(10)荡胸生曾云(1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3.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

3、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下联:_答案:“乡音已改是归人“老大返乡是赤子等。(宽对即可。)4.结合以下几那么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发出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答案:答题要点: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造。(如: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

4、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春 望 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诗中“草木深外表上写的是_,实际上是写_。答案: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即可。)6.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3题。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5、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7.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答案:刘禹锡8.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加标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答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那么名(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著名 (2)香气 (3)大 (4)公文10.用原文语句答复。(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_。(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答案:(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惟吾德馨1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案:(略)(“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房间环境、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1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案:(略)(对“作者所表达的道德情操我们可肯定,即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也可否认,甚至还可否认与肯定相结合,只要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关键是看分析表述是否有创见,有新意。)13.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写出本文

7、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2)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答案:(1)(略)(答出文中任何一个骈句均可。)(2)(略)(拟出的下句宽对即可,如“传万世英名等。)(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4.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

8、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通风换气 B.政通人和C.通宵达旦 D.博古通今答案:A15.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1)缘( )(2)俨然( )答案:(1)顺(沿) (2)整齐的样子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1)渔人甚异之。(2)林尽水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1)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17.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答案:(1)活动;(2)穿戴;(3)心情。18.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答案:(略)(观

9、点明确,有分析论述,语句通畅且言之成理即可。)(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4题。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善相,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注:缜(zh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刘(hu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芒矰(ju):草鞋。?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萧琛:南朝人。1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闻 沛 国 刘 聚 众 讲 说。答

10、案:闻/沛国刘/聚众讲说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少( )(2)从( )(3)善( )答案:(1)年少(小时候等)(2)学习(跟从、请教等)(3)友善(友好等)21.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_(用原文句子答复),而“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_性格。答案:好危言高论 不拘小节22.选出对文中画线句子“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A.刘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B.刘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C.刘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D.刘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

11、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答案:B23.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答案:(略)(能答出“卓越不群而勤学,王献甚奇之,亲为之冠的意思即可。)24.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答案:(略)(能联系选文答复,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三、作文25.以下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个性特长或爱好。请以“我的另一片天空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600字以上;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_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挖苦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要求: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或另外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填在横线上,然后作文;文体不限;600字以上;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