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797119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1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个人信息保护有了“行业标准”更盼立法提速本次公务员文集上传了所有公务员复习秘笈,包括行测和申论。大家直接搜索“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或者“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即可搜索到所有资料秘笈,每一份都是极品资料,看完如果上不了公务员,你来找我!个人信息正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最新的一个管理法则是“行业标准”。这部由工信部牵头30多家单位起草的“个人信息保护指南”,面向“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据称是“为行业开展自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企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了行为准则”。笔者并不怀疑这个行业标准的水准,也不想对这一行业标准的存在价值提出质疑。恰恰相反,行业标准也是一种

2、规约,尽管它并非强制性标准,未必具有强大的规范效力,但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它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价值。正如道德往往没有强制力,却能成为大多数人们心中的行为准则一样。没有行业标准,各类企业和组织往往各行其是,有了这一标准,有良知的就会自觉遵照。然而,这种只有软约束力的行业标准,对那些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意识淡薄甚至无良的企业和组织,是难起作用的。行业标准尽管是一个必要存在,但仍然不能替代法律保驾。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恰恰是因为这样一部专门法律的缺位,使这里成了“九龙治水”,谁都来管,又谁都只是稍带一管,结果便是谁也管不好。据有关人士统计,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

3、息保护,其中包括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个人信用管理办法等。面对这个数量惊人的各类管理法规,再对照现实中个人信息被大肆侵权的现实,我们就能更深切体会到多头管理之弊了。不是说各领域的法规不该列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而是因为其立法规则基本是各管一摊,只是针对本领域涉及的个人信息施行保护。这就在事实上对个人信息这一庞大领域进行了肢解,不仅各法之间有较大空隙,而且大家未必管得都专心。这是主体缺位下多头管理的一种必然局限性。如果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补位,则各法规、各制度及此次草拟的行业标准,就会相得益彰,发挥各自效力。个人信息太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了。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牵涉面

4、之广、牵涉人数之多、关系公民安全之要,以及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之严重,都已到了十分峻切的地步。可是,这样一个早在2003年就启动立法课题、在2005年就提交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意见稿),直到今天却仍然未能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经验分享: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非常大,时间非常紧,考试时甚至要在几分钟内清晰阅读上万字的试题,如果不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时间都肯定不够用,这样去考试必定死路一条。我特别建议大家学会快速阅读的习惯,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如申论),把我们的速度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补充海量的知

5、识。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非常高,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赢得考试。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时,再学习一下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刁钻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我在去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非常的高。我读大学的成绩不怎么好,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让我去看看试题,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功不可没的。找了半天,终

6、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练20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练上20小时之后,很快就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秘笈哦!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让大家多走捷径。最后记得一定要多看事实政治,多做多练一定是王道!按照我文中所说的,进行逐一突击!成功就在对岸!个人信息保护关系13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常说“立法为民”,但只有把这一理念更多贯注到社会关切、群众反应强烈的立法实践中,社会公众才会对这一理念有更真切的感受

7、。盼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速,是民众的现实呼声。申论热点分析:改进网络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背景链接】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和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政府。【标准表述】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

8、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措施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地区政务公开几乎成为摆设。政务公开是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多种政务公开方式,推动强化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政令和市场统一。把政务公开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要适应政务公开对精简效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合理界定部门职能。加强项目规划、立项公开,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理顺并依法公开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社团法人等的权责关

9、系,应当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事情要真正放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加强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进一步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再取消一批审批项目。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强化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把政务公开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要把公开的理念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保证政务公开有效覆盖政府机关内部各个部门。把政务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发展快、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于网民的交流互动。政府部门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