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79693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浪屿之波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鼓浪屿之波说课稿鸡西市第十七中学 王立新2011-9-23鼓浪屿之波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课为初中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科书。 鼓浪屿之波为演唱部分,对学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歌曲在演唱训练上有很高的价值,并且歌曲的情感表现内容很符合中华民族、符合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共同情感,也与国家加快“海西”发展的深刻战略背景相吻合。歌曲在情感教育上有很高的价值。二、说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咬字演唱歌曲。(本教学目标应当是演唱学习的基本目标,不管对于哪一首歌曲其要达到的要求都在于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加于强调。)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的介绍、欣赏、分析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内容,通过声乐训练的一般步骤、方法学生能完整地、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声乐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歌曲教学,但中学音乐课中唱歌课的常用教学方法、一般的教学过程在集体声乐课教学中还是常常采用的,但终其一点所有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服务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抒发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本教学目标的确立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合适的,在类似于“近专业学习”的教学目标构建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作为一个基础目标,通过学生自主的对歌曲结构段落、乐句

3、、音乐表现要素的分析,来提高对作品情感的理解。提高对歌曲演唱情感的准确把握。)三、说学情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作为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曲目,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还是能胜任的。教学中重点要解决附点音符、落起节奏、大跳音程等音准节奏上的重难点,在声音控制上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流畅做到有控制、不僵硬,在声音的统一上要做更多的要求,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的统一、咬字吐字的统一,这几方面都是在教学中要强调的。另外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情感。四、说教学资源与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鼓浪屿之波歌谱、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电子琴是教学的基本教具,教学媒体则在于辅助揭示课题中一些相关联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五、说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本环节为声乐训练的一般步骤,为歌曲的演唱打开喉咙,为声乐训练做好准备,练习曲的选择也跟歌曲教学中常出现的母音、旋律上的难点相适应。)1、气息练习2、发声练习高位置头声区训练,母音训练。(二)、歌曲鼓浪屿之波教学1、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美丽小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家,因而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2、了解歌曲,介绍鼓浪屿之波作品的创作背景:1981年,词、曲作者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

5、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便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歌为心声,谁无故园之恋,谁无思乡之情,鼓浪屿之波唱出了海峡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声,情真意切的表达了两岸同胞间的眷恋之情,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着祖国统一的热切情感。(通过作品介绍形成对歌曲的初步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听赏歌曲,找出歌曲在音准、节奏上的难点。(通过学生的欣赏感受,分析歌曲在音准、节奏上的难点,为歌曲教学做好铺垫。)4、视唱歌谱,学唱歌曲。(着重解决歌曲演唱中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同时注意词、曲节奏上的对齐。)5、按歌曲演唱的要求处理歌曲演唱的咬字发音。(引导学生用准确的咬字,正确的发声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情感。)6、进一步分析歌曲、理解歌曲,为歌曲的演唱准备充分的情感解析。(从歌曲的曲式结构,音乐的表现内容,歌词的情感含义等方面进行解析,为歌曲演唱准备充分的情感铺垫。将歌曲的曲式放置于这一环节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掌握歌曲之后能更好地分析歌曲的结构段落,掌握歌曲的曲式特点。)7、请同学范唱。(了解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全体同学感受独唱的快乐感受。)8、音乐活动:歌声飘过台湾海峡。 (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声乐课作业的布置主要在于让学生课后有练习的空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背歌词、背唱歌曲完整地表达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