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的原因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76608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虎的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虎的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虎的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虎的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虎的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虎的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虎的原因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家长不容忽视的“小”问题一一孩子会的做不对做题时,常因粗心大意,导致简单错误的认知分析。很多家长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孩子很聪明,但总因为粗心大意失分较多,做作业时需要提醒,经常说他也 改不了。请问专家:孩子做题不认真,计算总出错,难题多会做,简单题常常错误,屡教 不改怎么办?我的孩子,男,8岁,小学三年级,就读课程:语文、数学、英语 三门。尤以英语、语文每次单元过关测试都不理想,就检查的内容带回家后,你 让他再认真做,他又能做正确,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做作业,就连考试也很马虎,马虎得掉题。有些很简单的题目掉了,真 的很可惜!有时问他应不应该,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在家里我老是提醒他做完

2、 作业要学会检查,还贯穿在他的家庭作业中应用。家里人苦口婆心耐心地给他讲 道理,要好好学习,他好象也能懂了似的,嘴上答应得很快,但是不能看到有实 际的改变。如果我们留心孩子的试卷和作业,会发现,有一些丢三拉四、简单错误频频出现, 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孩子不会,而是由于马虎”、“粗心”造成的。严重的因此而产 生的失分达到20分以上。麻烦的是经过订正后孩子并不能保证下次不会出现同样 的错误!这个小事情带来的危害却是很大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应当重视的事情了。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扣个马虎”粗心大意” 的帽子,以及在此基础上仅仅给出用心一点”,注意一点”这样的简单建议,就草 草收场。我们需要了解造成这个问题的深

3、层次原因。因为从全社会平均来看,孩 子和家长呆在一起的时间毕竟是最多的。家长懂得了这个问题的教育方法,孩子克服这个牛皮糖”一样粘人的困难就容易获得帮助。因为毕竟这类认知技能的形 成是有个过程的。F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造成些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一般情况下,孩子产生各种认知和行为上的错误,与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今 天只讲第一个:人们在处理信息和习得技能时的自动化加工”导致的错误。(对 于这些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你别着急,紧随其后就有解释,来源于生活的解释。)所谓加工的自动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比如骑单车,刚开始学习的 时候,看了路就没法管到脚蹬,管到脚蹬和手把就不会看路,反正是顾此失彼

4、, 但是随着练习数量的增加,人车的协调性渐渐增高,到后来就不用花太多的注意 力了。可以边骑车边做其他的事情,可以只用一只手,甚至不用手骑车,也就是 说骑车这个动作已经自动化了。我们的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形成各种各样 的自动化操作的。因为,已经形成自动化,所以即便帮他们指出错误,并且他们 亲自订正了的题目,但是由于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自动化加工,所以下次还会出现 错误!对于错误仅仅订正是不够的,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就会出现 我们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常常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一个错题,订正了下次 还错,甚至刚才订正的,下一道题目中又会犯错! 一个错误,讲解过多次就是改 不过来。这往往使得

5、即使很有耐心的家长也会非常光火。孩子分明是认真听讲了, 但是不能看到行为的变化。1、我们可以将这些错误分为七个类别:一、俘获错误生活经验:某人有一次,脱下工作服,自然而然地穿上睡衣,并趟到床上,这时 才突然想起,原本是打算脱下工作服后出门吃饭的。学习是大事2【俘获错误是指:本打算在熟悉的环境中执行一项例行任务时,试图对某个细节 做一定的改动,但是在实际执行时却忘记了应做的改动,因为执行到这个环节时 没有及时予以注意,从而习惯成自然地继续原来的例行行为。】 比如:孩子在做数学时,题目要求写出某一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但是要求出这个 范围必须要解方程,孩子在解完自己熟悉的方程后,忘记了本来解这个方程是

6、为 了求出未知数的范围。又如: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错误的一个,孩子 在解题中看到一个选项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就选中,忘记了这个题目是要求选出 错误的项。二、遗漏错误生活经验:在去另一个房间取东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分心的刺 激(例如电话铃响),接完电话后忘记取物,直接回到原地。【遗漏错误是指:自动加工中途受到干扰后,遗漏以后的个别剩余环节。】这方面的学科例子非常多。比如:小学生在算减法10348155因为需要借位而且出现了0的情况,这个刺激,让他忘记向百位上再借位。三、固执错误生活经验:发动汽车后,如果受到分心刺激的干扰,尽管汽车没有熄火,你也可能会重做发动汽车的动作。比如:学【固执错误

7、是指:重复执行已经完成的自动加工中的部分环节。】 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因为有想下句怎么写的干扰,所以把一个词重复写两遍。四、描述错误生活经验:放置买来的食品时,将冰激凌放进碗橱,将汤料罐头放进冰箱。【描述错误是指:对有意行为的内心描述造成将正确的行为施加于错误的对象上。】 比如:将一题的答案写到二题的答题纸上。五、材料驱动错误生活经验:在拨打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时,听到别人报出另外 一组数字,你可能会按下几个当时听到的数字,从而拨错号码。【材料驱动错误是指:在自动加工程序中,正在输入的感觉信息占据了主要地位, 使得原来的意图未能实现。】比如:小学生小胡看到试卷上出现了江河”、“河 流”等字词,而把

8、荷花”误写成河花”。六、联想激活错误生活经验:等人来访时,听到电话铃响,你可能会说请进!”【强烈的联想造成自动加工的错误。】比如:学生在考数学时,看到了一个题目前部分,觉得非常熟悉,是自己做过多 次的题目,就误认为这个题目是自己脑子中的那个题目,然后按照熟悉的套路去 解题,结果发下卷子一看才知道上当了。七、丧失激活错误生活经验:本打算去了一个地方拿东西,到了那里却糊涂了:我到这儿来干什么?直到得到提示,这才想起要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你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自动加工激活不足,使其不能进行到底。】在解题的过程中按照一个套路使劲儿往下做,可是答案解出来却不知道原来的题目让干什么?在考试时间接近

9、尾声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沮丧。2、在介绍了上面错误分类后,我们接下来讨论,如何应对:对于这类自动加工引起的错误的防范,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元认知”的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会对自己的肢体活动有个监视、控制和调节。比如开车, 我们不断地根据路况来调节车速和方向。类似于对肢体动作监控外,人们对于自 己的思维活动也有个监视和控制的作用。比如,在考试时- 查看全部3、下面谈元认知”的发展:个体的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 形成,并不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元认知发展一般遵循着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 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 查看全部4、家庭对孩子元认知发

10、展的影响:家庭对个体的元认知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当前核心家庭为主的时 代,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个性特征和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对个体的元认知发 展产生影响-一个不容忽视的小”问题一一会的做不对(2)做题时,常因粗心大意,导致简单错误的认知分析在介绍了这些错误分类后我们接下来讨论如何应对的问题:0矗劭额对于这类自动加工引起的错误的防范,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元认知”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会对自己的肢体活动有个监视、控制和调节。比如开车, 我们不断地根据路况来调节车速和方向。类似于对肢体动作监控外,人们对于自 己的思维活动也有个监视和控制的作用。比如,在考试时,自我检查就是一种监 视过程,通

11、过自我检查,个体可以知道自己的推理与运算过程是否发生了错误;而自己对自己解题思路的调整或矫正,贝I是一种控制过程,它能够使自己的思维 活动改变错误的方向,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元认知是扌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的 知识,负责对个体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协调”。对于自动加工的错误,首先就是要借助于元认知”来把错误识别出来,并且 把思维活动放在有意识的监控之下。这就要求孩子能够对于一些习惯性的错误有 个敏感”度。就好比消防员在过春节等时段会把警惕”性提高。要获得这种敏感度, 常用的方法是错误归类法”。这个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把历史上的错误题目全部 找出来,进行分类,并且回忆和猜测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再

12、预先估计下次自己 会在哪里载跟头。这个方法非常管用,使用的前提是家长或者老师和孩子的沟通 非常顺利,孩子不会因为面子放不下,或者因为这个太简单了没意思”等等一些 情绪性障碍而拒绝执行或者应付执行。如果这个矫正做得好一般情况下可以帮助 孩子很明显地提高理科的成绩。注意事项是:在进行到训练结束的时候要适时进 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否则会形成孩子做题目慢的习惯。请大家注意!这是某上外附中家长,为孩子所作的一些工作,贴出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一般来说,奥数要靠题海战术,但孩子的课业负担很重,既要让孩子学好, 又要让孩子有一个欢乐的童年,唯一的办法,是针对性地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我不懂奥数,并且我一直不主张

13、家长直接教孩子,我也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 我花了一个小时做了一件让孩子终生受益的事。我的做法是这样的:1、让孩子把各单元测试试卷理出来。(5分钟)2、就每一道做错的题目询问:是不懂做错,还是粗心做错,把不懂而做错的题目 勾出来。(10分钟)3、询问做错的题目的类型,如时间问题、路程问题、面积问题等,记下各类问题 发生错误的频次,并进行排序。(15分4、发现奥数7个板块中,有一个板块的题目从来没有做错。其他6个板块出错 的频率依次为7、6、5、3、1、1。(5分5、按照出错的频次高低,确定复习的时间分配,并与孩子沟通。(5分钟) 总计一小时不到。我的理由是,在题海中,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时间要

14、花在刀口上,花在最 能长分的板块(薄弱环节)。出错频率高,说明孩子对这块内容的理解不深刻, 那就是长分的主攻方向。其结果,当然是事半功倍。该家长已经能意识到错误应当区分对待,并且也做了分类:不懂做错、粗心做错。 但是他没有继续把粗心做错也进行细致分类和研究。这个很可惜。并且这个做法, 客观上也暗示孩子粗心做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样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全面 发展。尤其是一些持粗枝大叶”处事风格的孩子。具有较好的元认知技能的学习者,能自动地监督、控制和掌握自己的认知过程。 他们在面临新的学习或问题情境时,能主动寻求当前情境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已有经验对当前情境进行分析概括,寻求解决问题的策

15、略。一般地说,他 们在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对自己作如下提问:1、有关这个问题我已掌握了哪些知识?2、解决该问题的较好计划是什么?3、我应如何时时修正我的学习或解题步骤? 4、如果出错,如何检查出来?5、我理解了刚刚读过的内容吗?6、我如何预测和评估学习的结果?等等。通过上述过程,学习者使自己对认知过程保持意识性,并不断地监控、调节 策略的使用。在此,学习者被看作是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名主动参与者, 必须对原有知识的应用方式进行管理,以利于解决新问题。在元认知中,监视和控制这两个方面是彼此相互依存的,互为因果的。由监 视活动中得到的信息会影响和指导控制的过程,而由控制过程的结果中得到的信 息又可以通过监视活动被个体所得知,然后个体再发出指令,为下一步的控制过 程提供重要信息。监视与控制的循环交替,构成了人的元认知调节活动的展开, 并不断地推进着元认知活动的发展进程。一个不容忽视的小”问题一一会的做不 对(3)做题时,常因粗心大意,导致简单错误的认知分析下面谈元认知”的发展个体的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 形成,并不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元认知发展一般遵循着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 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一、元认知发展从他控到自控的过程。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