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730824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正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分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题2.0分,共56分)1.以下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钡溶液,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C. 向某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检验钙离子的存在D. 向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以检验钡离子的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A. 除硫酸根外,亚硫酸根、碳酸根、银离子等均可与稀氯化钡溶液反响生成沉淀,向某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钡溶液,不能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故A错误;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假设

2、含有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可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故B正确;C.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产沉淀;所以向某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检验钙离子的存在,故C错误;D. 硫酸钡、硫酸钙都是沉淀,向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不能检验钡离子的存在,故D错误。【点睛】离子检验时注意试剂的选择和排除离子的干扰是解答的关键,如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先参加盐酸排除亚硫酸根、碳酸根、银离子等与稀氯化钡溶液反响生成沉淀的离子,再参加氯化钡。2. 以下固体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 橡胶B. 食盐C. 石蜡D. 玻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食盐、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玻璃,沥青

3、,松香等,答案选B。考点: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3.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根本反响类型依次是A. 化合、 置换 、分解、复分解B. 置换、 复分解 、化合、 分解C. 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D. 置换、 化合、 复分解 、分解【答案】D【解析】涉及反响依次为:C2CuO2CuCO2CO2H2O=H2CO3H2CO3Ca(OH)2=CaCO32H2O CaCO3CaOCO2,各反响依次为:置换、 化合、 复分解 、分解反响,答案为D4.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通常是用某种物质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那么这种物质是 A. 盐酸B. 氢氟酸C. 烧碱D. 纯碱【答案】B

4、【解析】【详解】A、盐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响,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不选A;B、氢氟酸与二氧化硅易反响,生产四氟化硅气体,能在玻璃上进行刻蚀,应选B;C、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响,但反响缓慢,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不选C;D、纯碱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响,不能用于在玻璃上进行刻蚀,故不选D。5.将2.7g铝和4.6g钠同时参加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响,将反响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响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 参加反响的水的质量与参加铝的质量相等C. 所得溶液中钠离子和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11【答案】D【解析】【分析】4.6 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2.7g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和水反响: 2 Na + 2H2O 2 NaOH+ H20.2mol 0.2mol 0.2mol0.1mol生成nNaOH=0.2mol,NaOH和Al反响:2 Al+ 2 NaOH+ 2H2O 2 NaAlO2+ 3 H20.1mol0.1mol0.1mol 0.1mol0.15molNaOH过量,Al完全反响,反响后的溶质物为0.1molNaAlO2、0.1molNaOH。【详解】A、因钠与水反响和铝与碱反响都放出气体,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0.1+0.15mo

6、l=5.6L,故A错误;B、因反响共消耗水0.3mol,质量为5.4g,Al的质量为2.7g,那么参加反响的水的质量与参加铝的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C、因反响后溶液中含有0.1molNaAlO2、0.1molNaOH,没有Al3+,故C错误;D、因反响后溶液中含有0.1molNaAlO2、0.1molNaOH,阳离子和阴离子都为1价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正确。6.以下过程因发生取代反响而发生的是()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将苯参加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 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 水浴中加热D. 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响生成固态物质【答案】

7、C【解析】试题分析:A发生的是加成反响,故A错,B选项苯与溴水不反响,苯只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响,故B错。D液态植物油属于不饱和烃与氢气发生的是加成反响故D错。考点:考查取代反响概念的相关知识点。7.有以下物质:浓硝酸、福尔马林、硝酸银、硫酸铵、硫酸铜、氢氧化钠、乙醇,其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浓硝酸是强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硝酸银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硫酸铵是铵盐,能使蛋白质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氢氧化钠是强碱,能使蛋白质变性;乙醇可以杀菌消毒,乙醇能使蛋白质变

8、性,应选C。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CO2溶于水能导电,因此CO2是电解质B. KHSO4只有在电流作用下才能电离成K、H和SO42-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弱D. AgCl难溶于水,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所以醋酸铅是强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 CO2溶于水能导电,说明碳酸是电解质,CO2本身不能电离, CO2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 KHSO4在水作用下能电离成K、H和SO42-,故B错误;C.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弱,如饱

9、和氨水溶液导电能力强,硫酸钡溶液导电能力弱,故C正确;D.电解质强弱与溶解性无关,虽AgCl难溶于水,但AgCl是强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但醋酸铅是弱电解质,故D错误。【点睛】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化合物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的关系。9. 以下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的是A. 石英B. 氯化钠C. 干冰D. 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晶体是金属晶体,那么石英是原子晶体,氯化钠

10、是离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钠是金属晶体,答案选C。考点:考查晶体类型判断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B.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响一定是放热反响C. 吸热反响就是反响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D. 因为3O2=2O3是吸热反响,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答案】D【解析】【详解】A.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B.铝热反响是放热反响,但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氯化铵与Ba(OH)28H2O的反响是吸热

11、反响,但在室温下发生,不需要加热条件,B错误;C.反响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响放热,C错误;D.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氧气能量比臭氧低,臭氧比氧气活泼,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1.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奉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以下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B. 绿色荧光蛋白可水解生成葡萄糖C. 绿色荧光蛋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子中含肽键【答案】B【解析】【详解】A. 绿色荧光蛋白是蛋白质,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故A正确; B. 绿色荧光蛋白是蛋白质,可水解生成

12、氨基酸,故B错误;C. 绿色荧光蛋白是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 绿色荧光蛋白是蛋白质,分子中含肽键,故D正确。选B。1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硫酸氢钠是酸;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 仅B. 仅C. 仅D. 【答案】D【解析】【详解】虽然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错误;氨气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

13、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错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固态的氯化氢不导电,液态的氯化氢只有氯化氢分子,不能导电,错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错误;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难溶于水,几乎不导电。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碳酸钙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NH3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

14、导电,氨气自身未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错误;答案选D。【点睛】此题重点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的判断,抓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导电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要学会举例排除法的筛选。13.以下有关反响和反响类型不相符的是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硝基苯(取代反响)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生成六氯环己烷(加成反响)C. 由乙炔()制取氯乙烯(CH2=CHCl) (氧化反响)D.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由乙烯制取氯乙烷(加成反响)【答案】C【解析】【详解】A.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反响制TNT,甲苯中氢原子被硝基取代,该反

15、响属于取代反响,故A正确;B.苯与氯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响制取六氯环己烷,该反响属于加成反响,故B正确;C.由乙炔()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1:1反响生成氯乙烯(CH2=CHCl),三键变为双键,属于加成反响,不属于氧化反响,故C错误;D. 乙烯与氯化氢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响生成氯乙烷,双键变为单键,属于加成反响,故D正确;综上所述,此题选C。14.在以下有关晶体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 构成分子晶体的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D. 稀有气体的原子易形成分子晶体【答案】C【解析】【详解】A.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 B.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故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