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71666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看图列式四步曲一、仔细看图。看图列式的第一个字就是要“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学会收集图中的有用信息,包括图中的图画中物体的数量,数字,文字和大括号、问号等符号。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还要特别强调不要看漏和看错,数漏和数错。孩子通过仔细看图,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对图画的表象认识,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看图时必须认真,仔细。通过看图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看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教学生的,首先让学生先勾画出题中的数字,然后再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语,如“原来”、“还有”、“还剩”、“一共”、“

2、吃了”“飞走”等等,这些词语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应让学生先理解其含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仔细看图是解决看图列式的第一步,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二、说清图意。再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即便学生都能会意,但要了解在学生的心理真正的解决思路,必要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着手,也只有通过学生表述题意,说清图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寻找解题方法。所以,“看”完图后,学生就要学会 “说”清图意了。这一环节很重要,孩子能够正确说清楚图画的意思,就代表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一年级的孩子编故事的能力很强,他能够说出图中有什么,甚至能绘声绘色地展开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充分

3、利用孩子的这一优势,让孩子“看图编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孩子能用“编故事”的形式正确把图画的意思说出来了,老师再引导孩子明白数学故事是不同于童话故事的,要用标准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在说图意这一环节中,可以利用同桌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鼓励孩子要敢说,要多说。通过充分地说图意,孩子的看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孩子把题目意思完整地读三遍,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明了了。我一般是让孩子进行“看图说三句话”的训练。开始时,孩子们可能还停留在仿说和跟说的层面,随着说话练习的加强,他们对于问题情境的结构就会清晰起来。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的教学时,我就引

4、导学生说三句话:小丑右手拿着3个气球,左手又拿来1个气球,它一共有几个气球?其中我会重点强调“一共”的含义是合起来的意思。学生通过读这样的语句来渗透加法问题意识。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减法的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说三句话:小丑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几个气球?其中我会重点强调“还剩”的含义。学生通过读这样的语句来渗透减法问题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运用“左边右边一共”“原来有走了(飞走了,开走了,拿走了)还剩”这样的句式来描绘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当学生能够很顺畅很完整地用三句话说出题意时,他们就能相对准确地写出算式了。三、列对算式。在看图、说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基本上就可以

5、说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基本上已经理解了题目的意思,知道了求一共有多少(即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求拿走了还剩下用减法等等,初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列式时会出现很多错误。例如:有的看图写算式是用减法,孩子们之所以出错,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减法的含义,或者是理解了但没有应用的意识。当看到图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多的那部分可以减去少的那部分,而没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的想法。我就给学生提醒和强调一句话“减法减法总数减”。这时,一年级孩子出错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在一年级上册“用数学”中,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我把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展示出来,让学生重点关注问

6、号的位置,重点看清大括号所指的是数字还是问号。学生明白两种题型的不同含义后,再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左边右边一共”“原来有走了(飞走了,开走了,拿走了)还剩”的语句。可是,在列式时仍会有人把加法算式写成减法算式,有人把加法算式写成减法算式,还有的减法算中的减数是图中问号部分的数据。针对以上出现的列式问题,我是这样要学生进行记忆的:“大括号指着问号表示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指着数字用减法计算,用总数减没有问号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语句强调,学生看图写算式的正确率就提高了不少。四、对比训练。低年级的看图列式类型主要有:加法问题、减法问题、连加连减问题、加减混合问题等等。看图列式往往用图

7、画、图文结合、对话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不同类型的看图列式的解题方法,让孩子更加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辨别能力和比较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是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看图列式的分类专项测试,把所有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看图列式。在练习设计时,我也特别注意题目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能生巧,逐步形成技能。在不断的对比训练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从开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最终达到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具有基本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仔细看图-说清题意-列对算式-对比训练这四个步骤,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等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