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70662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教学设计[338].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2.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文章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1读想法。2发现法、探究法。3点评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作者要给我们介绍的是什么?

2、核舟 2、你认为全文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总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总3、找出文中概括中心的词句?说说作用? 奇巧 嘻,技亦灵怪矣哉! 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二、合作研讨(一)研读第一段:1、本段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王叔远技艺高超?(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构思巧妙、栩栩如生)2 、核舟的来历怎样?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 尝贻余核舟一 大苏泛赤壁小结:概括介绍明雕刻匠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和核舟的来历。(二)重点研读读25自然段1、第2段5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整体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间 中轩敞者 (主要)

3、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局部 两边 船头、舟尾 船背 其船背稍夷 (次要) 2 、课文如何具体说明核舟奇巧的? 体积微小:长八分有奇,高二黍许 雕刻精细:箬篷;八扇小窗开关;雕栏;对联;多髯;珠历历数;背面题字 人物各具情态: (1)苏、黄 神情专注、豁达 (2)佛印放浪形骸 (3)舟子悠闲,专注物件繁多: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3、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 (1)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 (2)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3)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4、,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4、课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船头: (1)苏东坡:峨冠多髯(肖像) (2)鲁 直: 如有所语 (3)佛 印: 矫首昂视 (神态) 舟尾: (1)居右者:椎髻仰面,若啸呼状 (2)居左者: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目的: 照应了第一段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三)研读末段1、作者最后统计核舟雕了这么多内容有何用? 是为了与后面的“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作强烈对比,从而衬托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2、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作者高度赞叹雕刻家精湛的技艺,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

5、,突出中心。三、主题探究 作者仅仅就是为了给我们介绍核舟吗? 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颂扬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四、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五、拓展延伸: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同为“记”,却文体迥异。六、积累运用 你能想出学过的与船有关的诗句吗? 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七、课外作业: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