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66090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逐渐增多,群体性事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群体性事件是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矛盾的综合反映。既有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又有部门与地方、个人与集体、个人与部门之间等不合谐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冲突。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征用土地赔偿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城建拆迁涉及集体或个体利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2、或改制造成职工工资拖欠或人员下岗分流等诸多经济问题阻碍了部分群体的利益造成阻碍施工、聚集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如XX县区一小在年5月份由于改制,造成多名教师到政府上访。 二社会管理弱化。在农村由于基层组织软弱松散,村党支部、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力量簿弱,使一些矛盾或问题原本可以在基层解决而未能及时调处使小事拖大。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和部门领导政治责任心差,工作不负责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甚至对群众长期反映的严重问题也不认真对待,推诿、扯皮,以保护所谓有工作能力的干部、能人为由搪塞反映问题的群众,使群众失去了对基层干部的信任,或感到忍无可忍而导致群体性事件。 三干群矛盾激化。一些基层干部自身

3、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不讲政策,违法行政加之自身存在的不廉洁问题,造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一旦遇到矛盾极易酿成群众性事件。 四执法方法简单粗暴。一些行政执法机关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在执法或行使职权过程中方法简单精暴引起群众对抗心理,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例如年11月上旬,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在制止部分村民在城内公路街道上晾晒粮食过程中,由于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引起部分群众不满而发生冲突,次日发生多名村民围堵综合执法局事件,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五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社会矛盾到达个人目的。有些不法人员为了到达个人种种目的,往往利用社会矛盾上访滋事。例如在农村有的人为了搞垮现任村干部到达个人上台掌权的目

4、的,往往打着反腐败的旗号,竭力搜集所谓现任村干部不廉洁的证据或抓住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枝节问题罗列材料,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组织群众上访滋事,干扰政府的正常工作。 六法规、政策在制定上的不完善。例如,过去的基金会问题,x职教中心x年度就因毕业学生分配问题引起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群体性事件虽然有不可预测性及突发性特点。但其发生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在重要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一些带有敏感性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处理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个酝酿演化的过程,对待此类事件,要牢固树立信息为先、积

5、极预防的思想,努力把其消化在酝酿之时和萌芽状态。 一制定预案,明确分工,建立快速映机制。公安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实战能力,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案,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响工作机制,提高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响能力。一旦事件发生能控制得住、应付得了,防止束手无策。预案应具备可操作性,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组织领导、任务分工、警力调配、处置措施和纪律要求等。为了使预案更具有权威性,可提请本级党委、政府批准转发,这样便于党委、政府实行统一领导,也便于相关部门配合行动。 二搜集分析信息,注意发现不安定因素,建立和完善情报信息网络。群体性事件从萌发到形成都有一个过

6、程,其苗头只要被发现得早,就有可能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是及早发现、化解、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条件。首先信息网络要健全,要以基层派出所为依托,以村街和单位治保会、调委会人员为骨干,并物色一批治安积极分子组织庞大的情报信息队伍,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情报信息网络体系;其次搜集信息要及时,要经常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信息处理要到位,要做到去伪存真,及时准确,将重要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上报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以便采取对策。这样才能保证对群体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制止。 三要扎扎实实开展综合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引发是全社会的事,必须由

7、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原那么与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预防和教育为主,其他强制措施为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第2页 辅,以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前提,妥善、慎重为方针。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负责,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领导。有关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地合力处置。其次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有合理的成份。因此,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既要听取群众意见,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绝不能因其有合理的成份就姑息

8、迁就。第三,在处置工作中必须坚持说服教育为主,强制措施为辅,既要争取大多数迅速控制事态,又要对其中的过激和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及时果断打击。 二要把握处置原那么,一是必须坚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原那么。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应在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对其中违法的行为和已构成犯罪的,那么要依法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二是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要在准确把握事件的起因、性质、规模对立程度及与发展事态的同时,领导、组织、催促有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处置工作。三是坚持团结大多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的原那么。把

9、少数为首者同参与事件的群众分离开来,事中严格控制事后严肃处理,对绝大多数参与的群众,无论是在事前、事中还是事后,都要坚持说服教育,使其尽快明白自己的错误,并终止其非法行为。四是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那么,在事件形成并有所发展后,要采取疏导、缓解的方法,冷却群众的情绪,尽快掌握控制现场事态的主动权,不到万不得已,不得采取强制措施。在事件结束后,党委、政府要责成事件的责任单位,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防止事件反复。五是坚持慎用警力的原那么。在群体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应按照政府制订的预案要求,迅速派出警力参与处置。参与处置的公安人员应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和处理权限内开展工作,要根据事件的规模对立程度和发展事态来使用警力;同时还要准备机动力量,以防严重情况的发生。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