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8 (2).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61636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活动8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活动8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活动8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活动8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活动8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活动8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活动8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纸牌魔术的秘密找规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将纸牌魔术和数学常规教学相结合的创新课程,纸牌魔术贯穿课堂的始终,具有挑战性与神秘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究纸牌魔术中所蕴含的规律问题时,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逻辑推理,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洞察能力、思维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二教学目标(1)通过纸牌魔术的表演,引导学生将“纸牌魔术”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探秘纸牌魔术背后的数学原理.(2)通过魔术展示、学生实践、猜想原理、证明原理、改造魔术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

2、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3)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来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探究纸牌魔术背后的数学原理. (2)学习并表演魔术.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纸牌魔术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2)逆向思维,改造和创新魔术.三、教学过程:活动一: 魔术表演“心有灵犀”1、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手中拿了副52张扑克牌(除去大小王),让学生来切牌(将纸牌的下半副移到上面或者是将上半副移到下面).2、让一名学生从老师手中的整副牌中任意

3、抽取一张牌,当老师背过身后,再向其他同学展示抽出的这张牌,记住这张牌的花色和点数,并将这张牌握在手中.3、当老师转回身,看了一下这位同学,就能知道被同学抽走的那张牌的点数与花色是什么了.这个魔术表演2次,请不同的同学来切牌和抽牌.设计意图:增加魔术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学习的动力. 师问:1、你认为我们真的是心有灵犀吗?2、我没有看牌却知道你的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生答:牌都是一样的等等.教师展示所有牌面,看似是“乱”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活动二:组间争霸 要求:小组阅读学案展示的魔术指令,完成魔术操作,比比谁是“高级魔术师”.1、小组分角色:魔术师,切牌员,抽牌人;2、魔术指令,

4、在扑克牌中取出红桃1-13与黑桃1-13,共26张牌,魔术师取出牌,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牌排好(牌面朝下)码齐;3、魔术师将牌递给切牌员让切牌员来切牌,切牌次数少于3次,切完牌后将牌还给魔术师;4、魔术师将牌扇形展开,让抽牌人任取一张牌,魔术师背过身后,抽牌人展示牌,不让魔术师看到,魔术师如何知道抽牌人取走的牌是什么?5、小组展示.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亲身体验魔术的神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动手操作与实践,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量与量之间的联系,对找规律的数学知识加深并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与意识, 感受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愉悦的表演并揭秘: 花色交替,底牌

5、点数用表示,那么被抽走的牌为,即后一张的点数比前一张大1,牌的排列顺序见图1. 花色交替,底牌点数用 表示,那么被抽走的牌为,后一张的点数比前一张大3, 牌的排列顺序见图2. 花色交替,红桃从小到大,黑桃从大到小,相邻的红桃与黑桃的点数之和为14,即 花色交替,相邻红桃点数减黑桃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7(见7除外),即图1图2图3图4活动三:魔术揭秘牌数增加到52张牌(除去大小王),教师再表演一次(不转身),提出问题:1、我们要想确定被抽出的牌,需要已知什么牌?2、底牌和被抽出的牌的关系是什么?3、整副牌的点数关系是什么?花色是什么顺序?4、用什么方法表示更简洁直观?学生表演6次,学生列表归纳找规

6、律:1次2次3次4次5次6次用字母表示数花色规律底牌红桃5黑桃6红桃8方片3梅花7方片12 红桃黑桃方片梅花抽出的牌黑桃8方片9黑桃11梅花6红桃10梅花2 图5设计意图:(1) 通过扑克牌魔术表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列表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扑克牌魔术中的某些量建立数学模型,理解该扑克牌魔术中的整式规律问题.为学习其它扑克牌魔术及探究其原理积累经验.探究规律数学问题实际问题转化揭秘建模看作总结与提升: “心有灵犀” 纸牌魔术 活动四:逆向思维, 创新设计1、以小组为单位,参照上面的扑克牌魔术,设计出52张纸牌规律,规律不易被观众看透;2、小组派代表表演魔术,看看谁更有魔术师的“范儿”;

7、3、请同学来评价.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2)体会特殊中蕴含着一般规律,借助一般规律更好地进行扑克牌魔术表演.活动五:小结与作业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学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2、作业:录制视频争“神奇魔术师”称号 要求:1)将自己设计的纸牌魔术,表演给家人,并给出魔术背后的数学原理 2)发到班级邮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三、 课后反思这节课,将纸牌作为载体,学生通过纸牌魔术来探究整式规律,具备挑战性与神秘性,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极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学生对这种创新课程非常喜欢,学生想要学会魔术,必然要掌握魔术背后的数学原理,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思想方法,创

8、新能力、观察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学以致用、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拓展了教学资源的宽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渗透中考对阅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渗透了新考试说明五个“考出来”的命题指导思想. 有的教师感慨:“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吸引学生!”这样的创新课程虽然上起来有些困难,从备课搜集材料到教学准备都有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但对学生却极其有益,课后,孩子感慨:“太有意思的一节课,有魔术,有表演,有探究,有思考,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思维训练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好处,应该共同研究并致力于这种课型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上神采奕奕,快乐地获得真正的成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朱文芳教授对本节课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她说本节课最具特色反应教育价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题材好,非常有趣,能让参与游戏者乐在其中,心情愉悦,突出了教育与育人题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评价到位,使数学枯燥无味得到一定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在课改中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不足.当然,我所上的这节课本身还有一些不足,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随机通达,这是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应该顺着孩子们课堂上生成的有意义的想法,将课堂开展下去,这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与足够的自信,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