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61536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册美术教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走进新天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教师)一只装有优秀儿

2、童美术代表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相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1.展示、交流,激发兴趣。(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

3、关材料。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一展示儿童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相关作品欣赏,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3)出示学生参

4、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3.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4.大胆尝试、表现。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5.展示、评价、交流。(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

5、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6.总结、拓展。(1)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相关资料:美术的起源美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如同整个艺术的起源问题一样,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之中。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应结合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来初步认识美术起源。洞穴壁画、原始饰品

6、和小型雕刻是现已发现的真正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最重要的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一些装饰品和欧洲的洞穴壁画,以及一些小型雕刻。这些东西产生的时间约在公元前四五万年到公元前二三万年之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是现已发现的欧洲许多洞穴壁画中最著名的两处。 中国,石器时代是美术起源和萌芽时期,美术来源于生活劳动,如“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新石器时代,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中也可觅到中国最早一些用笔描画的迹象,丰富了美术内容。 毛笔的发明毛笔是中国人特有的书写工具。战国前,人们用竹棍蘸墨在竹简上写字。秦国大将蒙恬总是写不好,他想:要是有一支好用的笔就方便了。有一天,他看见打猎的

7、士兵拖着兔子走,兔子的血顺着尾巴在地上画下了血痕。蒙恬立即剪下兔子尾巴,插进细竹竿做成一支毛笔。这一下写字就方便多了。经过改良,毛笔开始广泛使用。铅笔的发明18世纪前,欧洲人用鹅毛蘸着墨水写字,中国人用毛笔写字,携带非常不方便。1760年德国人法贝尔研制出了铅笔芯,可用起来容易折断,于是他发明了用木板夹着笔芯的铅笔。经过一些改进,日本人真崎仁六研制出了现在的铅笔,铅笔使人类的书写工具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钢笔的发明据说在1890年,美国人沃特曼一次与客户签合同时,由于羽毛笔漏水,竟把合同弄脏了。当他去取新合同时,一位竞争对手乘机同这位客户签了合同。沃特曼很生气,立志要发明一种能自动控制墨水而不漏

8、的笔。终于他受植物内毛细管输送液体的启发,发明了钢笔。钢笔为现代化书写绘画工具,既方便又美观。各种水笔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产生的。 教后记:2有形的世界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方法,学画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

9、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教学难点: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教师)各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教学过程: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2)拿出这三个常见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一些基本形明显的常见物体。(3)让学生说说

10、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3)让

11、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5.趣味展示、评价。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游戏展示: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6.拓展学习。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

12、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2)深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3)发散学生的思维,

13、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6.展示、自评。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

14、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相关资料:谜语(1)圆形物太阳:有个毛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地雷:铁西瓜,圆又大,不长叶,埋地下,敌人一碰轰隆响,地上开朵大红花。(2)方形物衣柜:方方一木房,四周没有窗,开门看一看,有被有衣裳。电冰箱: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3)有圆有方物筷子:一头

15、圆,一头方,有鱼有肉他先尝,出来常成双。 教后记:3色彩魔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教学重点: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作简单的练习。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能够顺畅地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准确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表现所认识到的色彩;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工具: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录像多彩的世界、标准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教学过程: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1)出示课件: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指名要学生说说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