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60780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互动建湖县幼儿园 唐静 224700摘要科学探索活动作为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形式,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尤为需要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师幼间的适时互动,能促进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提升幼儿探索的水平,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欲通过本文,探讨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实现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互动,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倾听中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在追问中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在欢乐中共同分享实验的成果、在鼓励中营造积极的生生互动四点对策与建议。关键词主题背景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 互动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孩子

2、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探索活动作为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形式,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断地被挖掘出来。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而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更是需要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教师应成为与幼儿共同探索活动中的同伴合作者、材料提供者与情感支持者。师幼间的适时互动,能促进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提升幼儿探索的水平,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科学探索活动中 ,师幼互动可以说既是一种突出教师作用,又重视师幼合作的引导型互动,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的走向,理解幼儿探索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倾听幼儿积极的表达,支持幼儿将探索活动推向深入。纲要也指出

3、:“为幼儿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诚然,为推动幼儿的探索活动,师幼互动应是一种相互对话、包容、欣赏、激励和共享的交互性关系,也是一种可控可调的教育行为,更是一种链状、循环的连续引申过程。 一、在倾听中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的过程,通过猜想、操作、记录、讨论等活动初步建构科学知识。由于幼儿的认知结构、能力、经验存在着差异,他们在活动中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构想与行为。于是,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总是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观点,并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倾听成为我了解

4、幼儿所思所想的必要手段。如: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我设计了“乌龟跳舞”这节活动,准备了手电筒、纸乌龟、白纸、胶水等充足的材料。通过实验和讨论,幼儿知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就可以了,四肢不必粘上。第二次实验时,我发现诚诚眉头紧锁,原来他遇到了新的“麻烦”:虽然小乌龟的腿没有粘在纸上,但它仍然不会跳舞。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鼓励他仔细找找原因。过了一会儿,诚诚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我知道啦!刚才我把瑞瑞的乌龟拿过来比了比,发现那只乌龟的腿离纸远一些,所以我也把我这只乌龟的腿往外折了一下,结果它就跳舞了!”在这一过程中,我始

5、终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不时用信任的眼神去鼓励他。倾听,不仅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想法的机会,还是我进一步了解每位幼儿的基础,并为我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了依据。二、在追问中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做中学”与以往的传授式科学教育不同,教师旨在通过设计实验或情景让幼儿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幼儿在活动中该获得怎样的认识。于是,我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去探究。如:在“传声筒”这一活动中,幼儿使用实心的纸棒传话时,发现声音变模糊了,我就在探讨交流中不断地追问他们:“为什么这次传出的声音变得模糊了?”、“这只传声筒和刚才用的那只一样吗?”、“实心的传声

6、筒传出的声音为什么会不响亮呢?”在我不断的追问中,幼儿说出了其中的原因:实心传声筒里的布条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并且知道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这一科学道理。在大量的实践中我发现,要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首先要善于追问,在追问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不同的观点,让幼儿在积极的争论和验证中,建构新的知识。在与幼儿共同交流讨论之后,我常常鼓励他们自己总结,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不仅让幼儿在认知上获得满足,而且能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帮他们树立信心,从而更加自信地投入到下一次的科学活动之中。三、在欢乐中共同分享实验的成果。摆脱教师的说教,幼儿会

7、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科学活动之中,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各种实验,努力让自己的实验获得成功。然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败,有些孩子会坦然面对、主动求援,有的会悄悄低下头,有的或许还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并不以活动的结果来衡量孩子的能力高低,但在孩子们的心中,能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同伴的赞赏,则是他们探究的动力。所以,我们要适当地创造条件给他们一些成功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有可能点燃孩子自信的火种、擦出孩子智慧的火花。四、在鼓励中营造积极的生生互动。“做中学”强调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背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倾听习惯、合作能力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在实验

8、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孩子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孩子们的观点,把一些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在与幼儿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提供这个“舞台”有助于幼儿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首先,幼儿在相互观摩中,会主动关注同伴,倾听同伴的发言,捕捉别人思维的亮点,有时甚至会“挺身而出”,为同伴“排忧解难”;其次,对每位幼儿来说,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他们也会获得建议和帮助,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体验与同伴共同探索交流的乐趣。如:

9、在小班科学活动“呼变大了”中,为了让幼儿感知充气的现象,我给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只塑料袋,让他们动手制作塑料袋娃娃。有的小朋友采用吹气的方法,有的用手抓着塑料袋口去“灌”空气。几个遇到困难的幼儿向我求助,我先鼓励他们再试一试,然后组织幼儿交流讨论,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小老师。在表达操作过程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聆听和借鉴别的意见,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甚至是几个字,但是小朋友却深深体会到了交流的快乐。师幼互动是纷繁复杂的,师幼互动的过程不仅是互动的发展过程,更是师幼双方互动模式建构乃至主体建构的动态过程。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要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还必须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发现的问题、材料的筛选提供、讨论交流、实质性参与、适时引导及情感支持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注意师幼互动中其他各方面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发展性、主体性和情感性的师幼互动。 “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去思考;解放孩子的小手,让孩子去创造;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看事实;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去发问。”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握机会,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和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欢笑,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