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53257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上好数学的要素一、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学”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小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象思维占主体的思维,抽象思维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为了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体积的概念”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问:“刚开始乌鸦喝不到水,为什么?后来又想出什么办法喝到了水?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直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

2、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接下来让学生做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先住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不能倒入第一个杯子中)为什么?(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无法全部倒入)最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文具盒,哪个所占的空间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会到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从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二、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设计精彩的课堂教学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清晰的思路。反之,教师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多次一不留神的错误提问是造成学生思维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提问,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也不例外,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环节,是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来,给学生一种启发信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震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展开思考、讨论,探究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总之,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它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教师只有不断

4、创新、探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更为精彩、合理。这就是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所领悟的提问策略和反思。三、要注重教学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

5、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数学日记,可以写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记述他们在课堂上探究的经历,还可以畅谈他们的新发现,更主要的是反思学习方法。学生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经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