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528149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云海煤矿 杨涛 摘要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生产中的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则生产无法顺利进行。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事故运动之中的,是可控的。因此,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最大的负责。生产有了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入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将生产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要抓好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始终不懈地坚持“安全第一,

2、预防为主”的方针,而且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还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各种关系,去指导安全生产,才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1 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辨证法,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

3、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就企业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就煤矿而言,它对安全生产有着特殊的要求。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生产煤炭,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中,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

4、的基础。2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 这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人员共同的事。没有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

5、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风。3 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就是一种盲目

6、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既耽误了正常的生产,又不能真正保证安全,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威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要想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其管理就必然是不断发展

7、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剖析各类事故的原因,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促使我们去探究大与小的关系。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掉以轻心,往往由小变大,积小成巨,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明白了小与大的转化关系,就会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为了及时排除隐患,作到发现问题当即处理,必须坚持“小题大作,大题小作”;把无事故当成有事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把小隐患当成大隐患;把轻“三违”当成重“三违”,把苗头当作问题来抓;把征候当作事故来处理,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谁放松小事,谁就要受到惩罚,谁就要吃苦头。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放小变大,最易诱发大事故的发生,那是很难搞好安全生产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