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52699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隆昌三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2、并交回。一、选择题1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火车车厢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B民间艺术“皮影戏”C笔在水面处“弯折”D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光斑3 “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的香气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叶中提取的高效、速效抗疟药,无色、针状、味苦,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烈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无色”,说明青蒿素能把所有色光都反射回去C“在水中几乎不溶”,说明青蒿素的分子间没有空隙D“熔点156”,说明青蒿素为非晶体4为测

3、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ABCD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6为庆祝“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整个仪征城都进行了亮化美化,许多旧式路灯和景观灯都换上了新的LED灯,但不知哪种灯泡更节能小明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

4、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8“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和“你”成双 B“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C“我”和“你的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9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A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B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C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10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

5、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液化放热1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则()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光屏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调节光屏可得到缩小的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能成像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_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二、填空题13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红、绿、_三种色光合成的。医院的

6、病房常用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来灭菌。14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0m,然后发现该米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_。1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 “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 g 16梅园里的红梅等花儿开了,游客能看到红梅花,原因是光的_现象,红梅花能反射_色光。三、实验题17(8分)小明用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水的密度为水),实验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在水平

7、桌面上,分度盘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到标尺_刻度线处,并调节_,使天平平衡;B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0;C用记号笔在玻璃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玻璃杯内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杯的总质量为m1;D将杯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干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_,用天平测出_(1)在上面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用规定符号表示所测物理量(2)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为:油=_18(8分)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_调节平衡螺母。(2)把金属螺母放

8、在天平_盘中,并用_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_g。(3)在量筒中装入20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_cm3。(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_kg/m3。(5)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19(8分)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

9、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填符号)四、作图题20(8分)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21(8分)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O为光心,F为焦点)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当断

10、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1)电阻R2的阻值;(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23(12分)体积为 20cm3 的铜球,质量为 89g,求:(铜=8.9103kg/m3、铝=2.7103kg/m3)(1)此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判断的过程)(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若空心部分装满铝,这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详解】机械运动是指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如果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了改变,则这个物体是运动

11、的,如果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若以火车车厢为参照物,则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故本题选A2、C【详解】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皮影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笔在水面处弯折,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浓烈的香气”,说明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青蒿素无色是因为它能够透过所有色光,如果反射所有色光,则其会呈白色,故B错误;C任何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12、,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晶体有熔点,青蒿素熔点是156,说明青蒿素为晶体,故D错误。4、D【详解】由图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则量杯的质量m杯40g;设液体的密度为,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00g由可得V1+m杯100g,80cm340g100g解得液体的密度0.75g/cm3。故选D。5、A【详解】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本领太强,光线过早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图甲是近视眼成像情况。近视眼的矫正应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图丙是近视眼矫正后成像的情况。故选A。6、B【

13、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小明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7、A【详解】A为了成像清晰,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不能接收,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物体靠近镜面时,像也靠近镜面,故D错误;8、B【解析】试题分析:“/在湖面/成双/”,是平面镜成像,“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4、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为答案。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B【详解】人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是鱼的虚像。故选B。10、A【详解】加在饮料中的冰块熔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物态变化为熔化,熔化吸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故选A。11、D【详解】A B由图可知物距u = 20cm,像距v = 20cm,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即透镜的焦距为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AB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则物距u =15cm,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物距u =7cm,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C【解析】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