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麻疹.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45327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预防麻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预防麻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预防麻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预防麻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预防麻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预防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之一。麻疹病毒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麻疹危害严重,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一、传播途径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感染麻疹的病人通常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二、症状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有糠麸样脱屑。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范围815天。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出疹前期,一般为34天。

2、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有帮助。柯氏斑,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为本病早期特征,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12日内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

3、系统症状。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

4、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三、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的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四、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或未成功免疫的人均是麻疹的易感人群,患麻疹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五、预防措施(一)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二)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方可接触易感者。(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家规定的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部分省市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省市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剂次。六、治疗原则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麻疹,流行时给予儿童高剂量的维生素A(400,000IU)能明显降低麻疹患者病死率,但不能防止发病。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