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45186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胡特:自体心理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分课程笔记科胡特:自体心理学1、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是三个人的俄底浦斯的问题;客体关系理论就是两个人的客体关 系单元;自体心理学则是针对一个人的自体。2、中和的心理结构是心灵不可二分的部分;它的形成来自无数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 的内化。3V Narcissus:水仙花,自恋,弗洛伊德用这个神话故事来说明一现象:一 人自己 爱上自己。4、中国人所说的“面子”,包含精神分析所说自恋的全部内涵和外延。5、一个人的力比多如果能够正常投向原始客体(一般来说是母亲),他就能够顺利地爱 上别的人(男人或女人)。如果他的力比多在投向原始客体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首 先投注到母亲的替代物身上(比如长发、高跟鞋、女

2、士内衣等等)恋物廦就是这样 形成的。如果力比多既不可能投注到母亲身上,又不可能投注到母亲的替代品上面,那 么力比多的投注方向就会转向自身这就是自恋产生的原因。6、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有总量的。如果一个人投向内部的力比多过多,那么投向外 部的力比多就会相应地减少,那么这个人就会显得孤独和抑郁。但现在的精神分析师, 一般不太在乎力比多投注的数量,而更在乎所谓的品质。7、一个人,他的自恋的健康程度,在于他本来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他们之间是冲突的, 还是和谐的。如果他本来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是冲突的,那么他的自恋就可能是不健 康的、恶性的、糟糕的,低自尊的。反之,他的自恋就是健康的、和谐的,这个人就

3、不 太可能处在孤独的或者抑郁中间。8、如果一个人的力比多和攻击性过多地指向自身,到了恶性的时候,他就可能会自杀。 自恋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玩死纳西斯的不眠不休、不饮不食。9、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精神分析史上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有人甚至评论说: 如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没有科胡特研究自恋的自体心理学出现,那么精神分析 学派就有可能会被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淹没。10、科胡特对传统精神分析的补充: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心理或者精神的发 展,只不过是性心理的发展而已。科胡特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有一条跟性心理发展相平 行的主线,就是自恋(它们同样重要,并且相互影响,但它们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

4、)。11、科胡特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贡献区分了健康的自恋和病理性的自恋。健康的自 恋:一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这 个人的能力配得上他如此自恋。病理性自恋:一个人的自体是吹大的,他自吹自擂或通 过幻想把自己弄得很强大,在他能力不能满足他需要的时候,他就会恋得抑郁。12、有些人的自恋,会表现得不那么像自恋“我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我”这个跟他说“我觉得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喜欢我”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你吹嘘自己 有多么多么厉害与你贬低自己有多么多么糟糕绝对值是一样的话,那你的自恋程度也是 一样的。13、自恋现象后面包含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自恋与自卑。14、从动力学

5、的角度来说,自卑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描述到最后的,动力学的呈现的一种 说法。如果你说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那只不过说你是一个喜欢自我攻击和喜欢自己跟 自己玩的人。15、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对神经症的治疗过程中,分析师只要把来访者的神经症转变为移 情性神经症,然后再治疗他的移情性神经症,那么他的神经症就好了。这里所说的神经 症就是有内心冲突应该跟精神科里的必须有神经症性的症状应该区别开来。移情性 神经症来访者与分析师建立关系,他就会把自己的内心冲突变成跟治疗师关系的冲 突。通过治疗人际冲突来解决内心冲突,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的模型 。16、如果这个人不具备移情能力,或者不具备把他的内心冲突转换为人际冲

6、突的能力, 那么他就不可以被精神分析治疗。17、弗洛伊德认为:所谓的自恋的人,因为不具备移情的能力,所以他就不能被经典精 神分析治疗。而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人,同样也有移情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移情的对象 是所谓的自体客体。科胡特通过创建自体心理学理论,扩大了精神分析可以治疗的 疾病谱。18、自体客体selfobject19、科胡特曾经说过我写了几百页关于什么是自体的书籍。什么是自体?这可能是 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个永恒的局限。我们既是探索者,又是被探索的对象,我们经常一 头雾水,不知道谁是探索者谁是被探索 的对象,然后被探索的对象到底 有着什么样 的属性。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都只可能逼近或者无限逼近自我自体是什么真相,而 不可能完全了解他的真相。20、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精神分析,但在如何看待患者治疗师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 和精神分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师保持与患者的情感距离, 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患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而在自体心理学中,治疗师使用共情来获取 患者的信任。一旦患者信任了治疗师,患者就会更多地讲话,从而使治疗师收集到更多 更好地信息,进而做出更精确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