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45086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人体

2、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病原体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都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D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2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3如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绘制出的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曲线图中纵坐标对应的变量可能不止一种B该图可用来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C若细胞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

3、则不能用该曲线图表示相关数量变化D纵坐标若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BC段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与染色单体数相同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D若曲线b1变成曲线,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5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

4、递质特异性地结合6一段朽木上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积存的雨水中还生活着草履虫、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块稻田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D间充满生机的温室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为探究减轻番茄遭受盐胁迫的影响,科研人员研究了硝酸钙对番茄遭受氯化钠胁迫的缓解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番茄遭受盐胁迫的影响可通过_检测。 (2)叶绿素存在于番茄叶绿体的_中,可采用_法分离色素。番茄遭受盐胁迫时,叶绿素含量减少会导致光反应产物_减少,使_循环中三碳酸还原减弱,光合作用产物增加相

5、对减少,从而影响苗高。(3)由图可知,在氯化钠浓度相同时,不同浓度的硝酸钙处理下,可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_(差异显著/差异不显著);在加入硝酸钙后,在不同氯化钠浓度溶液中都获得了苗高的结果,表明硝酸钙使番茄对氯化钠胁迫的适应性范围_。8(10分)极端耐热淀粉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科研人员通过培养得到极端耐热淀粉酶高产菌株,经提取后获得淀粉酶液,以淀粉为底物设置系列实验来研究该酶特性,回答下列问题:(1)极端耐热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这说明酶有_性;将该酶在质量分数为 15%的 NaOH 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分解淀粉的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与不

6、加此酶效果相同,原因是 15%的 NaOH 溶液使酶_遭到破坏而失活。(2)下表是一定浓度的 Cl-(104mol/L)对酶活性(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表示)的影响,已知该酶的适宜温度值范围为 70130,实验结果如下表:温度组别708090100110120130对照组18.219.320.121.920.319.018.3实验组22.323.424.125.824.023.122.0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从表格数据分析,Cl-所起的作用是_。若要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在 _ 之间设立较小的温度梯度再进行分组实验。9(10分)现有以下四种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大肠

7、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 性,但在结构和组成上都具有核糖体、 、 、 ,使不同细胞之间具有 性。(2)以上细胞中便于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是 细胞,这个实验的主要原理是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3)根据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上四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4)蓝藻细胞内含有 (物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0(10分)某 XY 型性别决定动物皮毛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相关等位基因用 A、a 表示,但是 当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b)中的 B 存在时,含

8、 A 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现取白色纯合 品种的两只该动物甲和乙交配,得 F1, F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2,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 A、a 与 B、b 的基因座位 _(填“相同”或“不同”)。(2)亲本乙的基因型为 _ ,F1 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_。写出甲乙杂交产生 F1 的遗传图解 _ 。(3)F2 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有 _种基因型。令 F2 中的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随机交配,生出白色雌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_ 。11(15分)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

9、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2)步骤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_。(3)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经过_和_两个重要的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步骤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繁殖。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某病原体再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A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系统功能过低引起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B正确;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C错误;效应T细

10、胞能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B【答案解析】感受器受到高于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才会产生兴奋,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高于外侧,B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类,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D正确。【考点定位】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考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神经调节与行为3、

11、C【答案解析】由图可知,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也可以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的数目变化。【题目详解】A、该曲线图中纵坐标对应的变量可能是核DNA或每条染色体上的DNA,A正确;B、该图可用来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BC段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B正确;C、若细胞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则不能用该曲线图表示核DNA的含量变化,但可以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变化,C错误;D、若该图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BC段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此时核DNA分子数与染色单体数相同,D正确。故选C。4、D【答案解析】对题图分析可知,曲线a为“J

12、”型增长曲线,是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曲线b1和b2为“S” 型增长曲线,是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的种群增长方式。【题目详解】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出生率并不等于零,A错误; B、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若害虫数量达到K/2时再杀虫,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应在害虫种群数量远低于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B错误;C、指数增长是建立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只是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不会符合“J”形曲线,C错误;D、b2与b1相比,K值降低了,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D正确。故选D

13、。【答案点睛】理解“S”型和“J”型种群增长曲线,以及“S”型种群增长曲线在虫害防治、远洋捕捞、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D【答案解析】上有神经节,因此是传入神经,是感受器,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A错误;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B错误;I处为突触小体,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C错误;神经递质能作用于上突触后膜上,是因为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D正确。【答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6、D【答案解析】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题目详解】这段朽木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包括多种生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包括了温室中的各种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D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