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42062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探索(上)摘要: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古诗词教学与语感教学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尝试探索中学古诗词语感教学的实践途径,从诵读、品味、背诵、感受等方面加强学生语感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语感教学实践古典诗词作为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体裁,独具魅力,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在教育内容上蕴含着丰富的特点,其涉及面广,流传久远等特点是其他体裁不可替代的。但目前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欠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种人文思想和审美的渗透,而语感教学能较好地弥补这种不足。本文拟从语感教学角度出发,探究古

2、典诗词的教学实践,寻求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建议部分,更指出了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语感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怀,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实践是主观之于客观的活动,语感的学习是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认知的表现形式是听读、实践的表现形式

3、是说写。语感是一种对言语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个体而言,或有或无,或强或弱,或敏或钝,如果感受不到语感的存在不可能假装为有,弱不可能假装为强,钝不可能假装为敏,正如王尚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更不能黏贴”。1语感只能从自己的心灵深处慢慢地滋生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活生生、有灵性的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差异性,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语感,通过有效的言语实践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结合语感教学的特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从诵读、

4、品味、背诵、感受等方面加强学生语感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诵读诗词,培养语感在中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诗歌的音韵美体现在韵、节奏和音调三方面。诵读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加强语感培养。1、 诵读的要点古诗词的诵读,主要是抓住其音乐性的特点,从诗词的韵、节奏、音调三方面下功夫。韵,又称韵脚,即同一韵母的字在句末最后一字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回旋往复以造成和声。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千”、“年”、“前”、“边”的韵母相同。通过韵脚的关连,把跳跃式的单独的诗行构成一个审美整体,使诗作具有抑扬顿挫、流畅回环的韵律美,同时韵

5、脚相同的诗句容易让学生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汉语诗歌中,可以说节奏是诗歌的灵魂。中国古代美学家谢赫的“气韵生动”说,“动就是动的精神,生就是有生命,气韵就是节奏,”3语语音的节奏是由平仄、音顿、长短、快慢、轻重、抑扬等构成的。4节奏主要是由有规律的“音节”所形成的,有规律的音节的和谐配合,是构成节奏美感的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如王涣之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温庭筠碧涧驿晓思中的”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可见,古诗音节均齐,平仄协调,节奏铿锵悦耳,充满了节奏美。在古诗词教学中,准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停顿,能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作基础,所以不妨将划分诗词节奏作为古诗词语感教学的一个环节

6、,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其对古诗词的音乐性的语感。音韵美的表现之三就是音调,音调主要受平仄的影响,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四声同意义的对应关系:“平声高而安,上声盛且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5古典律绝的平仄规律一般是一句中间的相间和上下句之间的相对,如杨炯夜送赵纵“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的平仄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诗歌意义将平声与仄声和谐地交织起来。平仄协调,轻重相间,有助于形成诗歌语言的抑扬顿挫的声调美。诗分平仄,词则辨五音、分五声。五音诗是指发

7、音部位为唇、齿、喉、舌、鼻五类。五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全词共97个字,其中用舌音的16字,用齿音的41字,结尾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0个字里面,舌齿两声交加重叠,朗读起来,仿佛从唇齿的丁宁节奏音韵中听到了诗人悲凉的心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6通过对诗词“平仄”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掌握朗读诗词的语气和声调,如“平”音,语气应该平缓放慢,语调适中。“仄”音,则要求从对诗词的感情把握中进行调整,感情激烈者,提高语调,语气激昂高亢;感情悲伤者,压低语调,语气沉重;这样通过“平仄”的朗读语音语调搭配,让整首诗歌的情绪跌宕起伏,

8、充分调动起学生情感要素,配合诗歌的节奏停顿之要,便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古诗词时语感。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美感经验中,我们常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并且发出适应运动,使知觉愈加明了,因此,筋肉及其他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7朗读是对口头言语与书面语言的沟通,同时锻炼了输入型语感与输出型语感,对语言材料的处理过程正是对有声言语的驾驭过程。以读悟美,以读传美,读者作为审美主体从审美客体的诗作中接受信息,并结合个人的体验、想象、思考,调动自己的信息贮存,予以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审美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个人语感的情感图式,更为语感教学的打开了智慧的大门。2、 诵读的方法首先需要

9、正确地朗读古诗词,读清字音,只有把语音读准读清了才能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诗词中的翘舌音、前后鼻音,读准音变字的音调、古诗词中多生僻字,其中又有通假字,对这些类型的字词,要在平时的诵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把作品读得文通字顺。第二,要注意把握节奏停顿和适宜的语速。这是古诗词节奏性和韵律性的特征所决定的朗读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停顿的位置和时间,可以调解诵读者的气息,还原诗词原作的语气,还能给听着留出思索和消化的时间。另外,诵读速度取决于作品的体裁和内容气氛及其表达的思想内涵,如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该诗共有四段,每段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段,秋风破屋,风吹起茅草,表达了诗人“急

10、切”的心情,第二段,顽童抱走茅草,只能“归来倚仗自叹息”,表达诗人“叹息”的心情,第三段,屋漏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达诗人忧愁的心情,第四段,心系苍生,忧国忧民,表达诗人的心愿。从四段诗歌内容来看,诗人的心情变化是“急-叹-忧-愿”,故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心情的语调起伏变化。用急促的语调表达诗人追茅草的焦急心情、用哀叹的语调表现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态、用忧愁的语调表现诗人“屋漏兼逢连夜雨”的愁闷、最后用激昂的情绪表达出诗人“大僻天下寒士”的伟大愿望。全文感情跌宕起伏,若能从诗歌朗读感情的变化来授课,可以更加深刻地为学生展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的高大形象。第三、要有感情地朗读。苏东

11、坡说“三分诗七分读”,诵读者在朗读诗词时应该披文入情,掌握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语言环境,把握作者流露的爱憎感情的基础上准确安排诵读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快慢和气势的强弱,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到其物我交融时,语感也就产生了。二、品味涵咏,美化语感品味涵咏是在吟咏诵读的基础上深入作品的内涵,解释言语内在本质的一种研读方法,通过潜心体味,反复揣摩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全面的感知与体悟,在古诗词的语感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学生借助已有的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感受,悉心地让其潜心品味,细心感悟,形成敏捷的语感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和言语运用的感性经验。古诗词的字词较一般文章而言更为具体

12、和凝练,每个单独的字或词与全诗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对古诗词的品味,既能从独立的字中品味出整首诗的感情韵味,也能纵观全诗加深对个别字词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品味古诗词,主要是要塑造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和谐的语感。品味的方法如下:第一、品字。在古诗词里,每句都是由独立的字和词组成的,所以品字其实就是品词,主要是抓抓关键词来品,即诗眼、词眼。如杜甫的蜀相:其中的“空”“白”是全诗表现力最丰富的两个字,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没人管理和修葺;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却空作好音,表明了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和冷落,这颔联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13、空”“白”巧妙地表现出作者借吊古之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无限感慨。又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对“铺”字的赏析,这是因为傍晚时分,“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十分形象;同时这个“铺”字也显得较为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全诗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第二、品句。在把握语境的条件下,捕捉字词的言外之意,辨清从作品的内外部关系,要看出作品与众不同以及作品内艺术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不一致之处,此时便要求要复读、细读,进行局部的分析。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若将“落木”改成“落叶”对表达意境有哪些异同呢?清代愁兆

14、鳖的村诗详注中,有人说“落木”的“落”字与同句中的“下”字意思重复,认为最好改为“木叶”再把下句的“长江”改为“江流”,这种说法是科学的,“下”在这里是动词,“落”在这里不是动词,它只是和“木”共同组成“落木”。林庚先生的文章说“木叶”,这篇文章专门讨论古代诗歌中的“木叶”意象。三者区别主要是在修辞色彩上。“树”让人想到它的全体,“木”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树叶。树的颜色,包括树干的颜色,一般是褐绿色,与叶子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8参考文献:1 屈家泓:语感教学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论坛.2008.62 6 7高加鉴: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8.83 曾永成:从形式、节奏到节律形式文艺本体特征百年探寻轨迹扫描(上).J.成都大学学报.2001.294 5朱学坤 徐武汉 魏星编著:语文的魅力.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7-69页8 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8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