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41963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随笔.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 早晨,晓宇和妈妈一起来到幼儿园。“早上好,晓宇!”我迎上去拉起她的小手,却发现她嘟着小嘴,还不停地抹眼泪。“怎么了,晓宇怎么不开心啊?”我问她。晓宇却依然依偎在妈妈身边抱着妈妈的腿说:“妈妈早点来接我,早点来”她妈妈说:“孩子每到星期一就不愿意来幼儿园”。奇怪,晓宇是一个自控性很好的孩子,老师不需要提醒他什么,她就可以做的很好。小朋友面前我也没少表扬她,这样的好孩子居然不想上幼儿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她妈妈告诉我:晓宇并不喜欢幼儿园的生活,总说幼儿园不好玩,和他妈妈的交谈中我又了解到,晓宇在家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自我约束力也不是很好,而在幼儿园,它却是一个自控力非

2、常好的孩子,她每次喝奶都端正地坐在椅子上,不吵不闹;上课时,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举手发言也特别积极:玩玩具、做游戏时也特别懂事,和小朋又们很友好相处;游戏结束了,会把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成了小朋友学习的榜样。“晓宇真棒!”“老师喜欢晓宇!”这样的话每天都会重复。 我以为孩子在老师的表扬下是非常开心的,却不知长期在老师的表扬下,孩子的内心多了一份严肃,一份认真,以及好孩子这个称号带给他的压抑。 孩子的自我评价标准主要来自成人。幼儿园中,老师具有绝对权威,每一次的表扬对孩子来说都是对她行为的一个强化。而现在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多局限于“神气”“听话”之类的语言上,孩子也想

3、当然地认为只有坐神气、听话才是好孩子。为此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老师的标准,在老师单调的表扬声中,孩子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被老师冠予的高帽子成了她的紧箍咒,她怎么还能快乐起来呢?好孩子不只是乖孩子,我想我们应该改一改“看谁最安静!”“看谁最听话!”“看谁最神气!”诸类的评价口号了!少给孩子这类的表扬。微笑的魅力放学的时候,李梦玲的妈妈来接李梦玲,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对我说:“李梦玲昨天回家后特别高兴,今天早上五点钟就醒了,吵着要上学。”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呢?”李梦玲妈神秘地对我说:“因为李梦玲说,老师昨天对她笑了两次,孩子昨晚一直都在念叨着这件事。”送走了孩子们,静下心来坐在书桌旁,仔细

4、回味着李梦玲妈妈的话,我不禁感到脸红。想起昨天,趁着孩子们吃副餐的功夫,我搬了张小椅子坐在孩子们中间,感觉到正在吃饼干的李梦玲正盯着我看,看着她愣愣呆呆的可爱模样,我对着她微微笑了一下,孩子赶快收回目光,低头红着脸继续吃副餐;至于第二次我是什么时候对她笑的,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李梦玲妈妈的提醒让我知道,有一种语言能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田,那就是微笑。把微笑带进幼儿园,把欢乐带给孩子。微笑是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一种天赋、一种素质。在孩子们面前笑口常开,无论在课堂内外,对孩子都应真诚、和蔼,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纵观所有成功的名教师都是面带微笑,教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可见,微笑的魅力有多大啊!让奖励也换

5、换花样星期五的下午,是我们评好孩子的时间。每次到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按照惯例,反省自己一周的表现。我们通过周五的评好孩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甚至潜意识里也形成了良性的激励竞争,促进上进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直来,我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在一次的奖励活动中,却让我对这样的奖励有了另一种认识。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奖励活动,本来想给每个幼儿奖一个“五角星”的,但教室里的“五角星”已经奖的差不多了,我又没有去领新的“五角星”,纸上就留下边角,有点像皇冠形状,怎么办呢?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我何不将这些“皇冠”也作为奖励的一项标记,又找出了一点“苹果娃娃”标

6、记。我将今天要奖励的标记进行了分类,有“苹果娃娃”、“五角星”和用剩的“皇冠”,让幼儿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结果,对这次的奖励活动,幼儿异常活跃、兴奋,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各自都有发言权,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位幼儿,然后其他的幼儿再说出一些勉励的话,希望被奖的幼儿下周哪些方面再争取进步。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就经常来换换花样,真正把奖励权交给幼儿。有时有小朋友互相评比、有时让每一组的小组长来评、有时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自己的表现形式多样。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飞跃,对各种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回想当初,在种种的所谓奖励的外在好处的光环庇护下,我不知不觉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理所当然地把奖励的自主权独揽在自己身上,以自己教师的眼光、意识为标准,去衡量幼儿的表现,以致忽略了活动本身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一种观念,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慢慢地形成一种较依赖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意念。这不是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宗旨吗?还好,现在我终于醒悟,走出误区了,而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班孩子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自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