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41544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磐安县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高一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37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木讷(n) 寥lio廓 脖颈gng 纵横捭(bi)阖B. 体(t)己 依偎(wi) 青蒿ho素 挥斥方遒qiC. 戕qing害 聒(gu)噪 凌霄xio花 绿(l)林好汉D. 慰藉j 稍(sho)息 颓圮p 扣人心弦(xin)2. 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

2、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萦绕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B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革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 C辩论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奇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对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D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历来为国人所不耻,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还满嘴“假大空,老百姓怎么可能信任你?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擅自离岗,久假不归,在一些高校习以为常,但这在湖南大学可不行。近日,湖南大学2

3、6名违反学校劳作纪律的教师收到了学校的“下课通知书,其中包括6名教授。 B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熏风习习,泗水河边一片桃红柳绿,春意阑珊。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师生共同畅谈起自己的人生志向。 C放了暑假,终于拥有了休闲度假的时间,我和朋友来到了浩瀚的大海边,面对滚滚的海浪,不禁望洋兴叹,激情澎湃。 D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存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1月3日与11月12日,北京机动车辆将执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估计届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将增加大约300万人次左右。 B个人

4、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C虽然我们对外提出“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对象,“共同体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分伯仲,中国小将能否最终胜出,关键在于拥有优良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养。5.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深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浮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

5、“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6.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显示了一首词的内容。 B.中国诗歌,分为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分为诗、词、曲三大类,其中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致橡树属于现代诗歌中的模糊诗。 C.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誉为“模糊诗鼻祖。主要作品有相信将来会唱歌的鸢尾花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D.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

6、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7. 以下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有生相师 D.輮以为轮 “而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9.以下选项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圣人以为轮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用心一也10.以下加点词的活用状况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小学而大遗师日高水也11. 以下选项中句式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2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纳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4分

7、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答:_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316题。共20分雨 韵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夹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

8、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步入老年,我更加喜爱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漫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自由自在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假设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记得在一个雨天,

9、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关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爱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儿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

10、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即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慢慢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13.依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

11、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夹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6分14.解释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15.文中 “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4分“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浮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三、课内文言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8分,共17分阅读劝学师说节选文字,完成17-20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节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13、也欤!师说节选17.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之族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吾尝跂而望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19以下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干提升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存的重要作用,借此证实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够。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熟悉、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尚。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20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四、古诗鉴赏6分21.阅读下面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