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41121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叠问题教学设计顾青燕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韦恩图的意义,体会韦恩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思想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韦恩图的意义,体会韦恩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思想来思考问题。教学难点: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韦恩图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1、 下周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了,发了一份报名通知,请同学们看一下:出示课件通 知学校定于下周五分别举行踢毽子比赛、跳绳

2、比赛,请各班选8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7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4月23日问题: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生:15人。师:怎么算的?(8+7=15)同意吗?(可能也有别的想法)2、查看原始数据,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原始数据:今天老师带来了四(1)班参赛同学的名单,请仔细观察,你觉得我们刚才的想法怎样?踢毽子比赛(8人) 跳绳比赛(7人)李明 王东方 王强 许文文陈红 方伟 吴平平 赵刚王强 周晓丽 李明 刘乐孙亮 赵刚 毛小宁(1)不对,为什么?有重复的。重复是什么意思?(两项比赛都参加)(2)谁重复?有几人?(放课件:李明、王强、赵刚)(3)重复就不能用8+7计算了?(那样李明、王强、

3、赵刚就算了两次了)3、揭示课题: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叫重叠问题。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刚才出现名单后,你一下子看出有人重复了吗?没有,而是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这说明这样的记录不容易被发现,大家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份名单让人一眼就看明白?(出示课件:名单与设计要求)踢毽子比赛(8人) 跳绳比赛(7人)李明 王东方 王强 许文文陈红 方伟 吴平平 赵刚王强 周晓丽 李明 刘乐孙亮 赵刚 毛小宁请重新设计一份名单,要求:既能清楚地看出参加踢毽子的和跳绳的各是哪些人,又能清楚地看出两项都参加的是哪些人。师:请仔细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可以吗?2、学生设计,师巡视,从

4、中选取4-5份共同分享。3、选取评价(1)重复的同学名单写在最前面:问:你看懂了什么?(写两遍麻烦,但是清楚的看出哪些人参加了踢毽子,哪些人参加了跳绳,哪些人参加了两项)(2)标注:打对号或标注出来。这样表示呢?更清楚(3)分3部分。能一下子看出重复参加两项比赛是谁,还少写一遍。借助学生的设计完成韦恩图的草图李明 许文文赵刚 吴平平王强 刘乐 毛小宁赵刚方伟 王东方周晓丽 孙亮 陈红问:参加踢毽子的8人?为什么只有5人?能不能这样呢?(边讲边把只踢毽子的和两项都参加的圈到一个圈里,再把只跳绳的和两项都参加的圈到一个圈里)(4)已经成型的韦恩图:指着图讲解:这样就一下子看出只踢毽子的和只跳绳的各

5、是哪些人,还能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些人。真好!你们和英国数学家韦恩想一块去了,真了不起。知道这个图叫什么吗?(出示课件:韦恩图)4、整理画法,完成板书(1)师:我们把创造的韦恩图搬到黑板上,我用这个圈表示踢毽子的(粘上),这个圈表示跳绳谁来粘上?为什么这样粘?(重复的)重复表示什么?(两项都参加)有几个人?我们用小磁铁表示学生名字,谁来帮老师把它们放到这个图里?(2)师:参加踢毽子比赛的除了李明、王强、和赵刚还有几人?(5人)应该写在哪里?(左边)(3)师:同样是参加踢毽子比赛的8个同学,这5个人与这3个人有什么不同?(4)小结:我们只用了2个简单的圈,就表达出了这么多的信息,韦恩图真好,

6、原来发明创造这么简单。(5)如何求四(1)参加比赛的一共多少?列式5+3+4=12 8+7-3=12。因为有3人重复,所以8+7=15就不对了,看来思考问题要全面。5、数形结合,解决问题(1)猜一猜:根据名单知道四(1)班参加两项比赛的有3人?猜一猜:其他班有几人参加这两项活动?(2)最多有几人?有没有这种可能?(0人参加两项)(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8+7-18+7-28+7-3两部分有重复时,两部分相加减去重复部分。三:综合运用1、四年级一班订开心课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开心课堂的有25人,订探索历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全班有多少人?2、自主练习第3题。四:总结延伸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