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41120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品安全治理评估措施 一、目标任务通过自查自评。总结成绩,改善不够,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二、检查评估对象及实施机构一检查评估对象为各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称涉药企事业单位二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指导各检查评估对象展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三、检查评估的内容及标准一综合评估。由各相关监管部门结合本部门使命,按照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表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发展开自查自评,并撰写自查自评报告

2、。自查自评可以依据实际合理缺项,但必需加以说明。二药品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状况评估。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依据全市药品监督检查、监督抽验、质量公告等状况,自行确定质量状况评估表及计算方法,展开自查自评,并撰写自查自评报告。三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调查问卷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发组织网上问卷调查或发放问卷,自我评价群众满意度,撰写汇总分析报告,并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涉药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方案由其自行制定。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布暑并督促全市涉药企事业单位展开自我评估、撰写自查

3、自评报告;抽检涉药企事业单位自评状况的基础上,全面综合汇总自查自评状况,进行自我评分,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检查评估方式与方法一检查评估方式:采纳自查自评与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查自评为主,检查评估为辅。二检查评估方法:采纳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检查评估对象展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状况。1听取汇报。听取检查评估对象展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2查看资料。查阅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报表及有关工作制度规定、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卷宗、新闻宣扬等资料。4问卷调查。对过往群众、经营单位营业人员、基层

4、执法人员等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三评分及加减分办法,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参照鄂食药监文83号文件精神制定。五、检查评估工作安排一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各检查评估对象展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并将自查自评报告上报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撰写全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三迎接省联合检查评估组对我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束后,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含评分表和工作总结,经市政府审核后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专项整

5、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六、工作要求一坚持标准,全面准备。各相关监管部门要按照鄂食药监文83号文件及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准备,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二确保质量,按时完成。各相关监管部门自查自评报告均要按照先总述、后分述、再列出相应备查资料的要求来编写,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简洁,确保自查自评报告的质量。各类备查资料统一按分类分项要求汇编成册。三特别亮点,凝练特色。扎扎实实完成好检查评估规定项目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各相关监管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特别亮点,凝练特色,充分反映出我市在药品监管方面所取得的特别成绩。四密切配合,强化宣扬

6、。各地、各相关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协调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我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评估工作。各地要积极配合各相关监管部门做好本地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评估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用药的管理力度,强化合理用药宣扬教育,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因超适应症、超剂量等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害事件发生;强化对基本药物使用的管理,确保医疗机构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公安部门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经信等部门建立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黑窝点及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工商部门要加大违法药品广告的查处力度,重点监测和打击利用电视、报刊和互联网公布虚假药品广告、虚假宣扬的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及媒体。经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引导规范发展医药现代物流,推动医药产业机构调整。物价部门要监督实施国家、省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同时,各地、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强化舆论宣扬,大力展开药品安全宣扬活动,强化舆情收集和分析,积极主动做好检查评估的新闻宣扬工作,营造合格舆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