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41020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大教学论谈对“直观教学法”的认识 汉口回民小学 王丹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从感觉主义的认识论探讨教学中的直观性原理,把教学中的直观性看作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这是历史上最早从哲学高度研究实物教学的理论尝试,它确立了直观性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的地位。夸美纽斯重视对实际事物的观察,对观察法作了详细的解说。他认定直观性教学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利用感官去施教,学习现实事物的本身知识和对于事物求得真实的理解,是夸美纽斯的教

2、学过程的特点之一。他在教学上提出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视官司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因此,他要求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要多使用图片或模型,学校教室要布满图画,教学用书要有生动的插图。他抨击经院主义的教学是把“从文字、格言、意见所得来的混合物容进青年的脑子去”,而文字只是披的外壳,事物才是核。夸美纽斯跳出经院哲学的条条框框,冲破死记硬背文字的呆读教

3、学,强调直观教学的巨大作用。当前,教师在运用此法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形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中可选择一些会发光、发热、有膨胀、有颜色变化等事物现象作为研究内容,这些事物的变化,以其形象和直观性而易于被学生所感知。如魔术鸡蛋、谁的小伞飞得高、蛋壳游戏、怎样让笔站起来、惯性、地球引力、纸花飞转、摩擦力等,将来自学生生活中的活动内容纳入到活动中,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实物具有形象直观性,能够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对所看到的事物产生兴趣。在玩风车的活动中,当学生看到老师

4、制作的风车转起时,他们一下子兴奋了,顿时产生了制作欲望,我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提出课题,于是学生在兴趣中开展研究。因为学生对风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对风车制作就产生了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情感。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能克服困难,主动地参与,可见,利用实物演示直观形象,激发了结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让其积极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家乡资源为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考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为家乡是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学生对地方史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并且对地方史可以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考察来了解,学生必然对乡土史的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