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407913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重庆市垫江五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Na2CO3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

2、 B C D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火灾逃生时

3、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表示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1个中子的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氦3()B若已知化学反应:甲+乙丙+丁,且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丙或丁一定有一个是气体C可用火碱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D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后,得到的是纯净氯化钠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曾青遇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7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2Fe+ 3CO2 置换反应B用NaOH检测溶液中的FeCl3:3N

4、aOH+ FeCl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化合反应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2CO2 分解反应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缓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是有机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9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处产生气泡Bb处产生气泡Cc处无明显现象Dd处溶液呈红色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

5、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12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或操作如下图,其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D该装置可

6、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13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14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15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的符号为_;(2)两个氢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3)保持氯

7、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_;(4)酒精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 (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步骤:倾斜Y形管,有气泡产生,待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为55.6mL,根据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转化为质量约为0.005克。步骤: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把水准管上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

8、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_(填“改变”、“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填标号)。A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B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步骤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通过步骤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结论:该样品中物质的成分是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水槽中冷水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放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上下移动水准管,使水准管中液面和量气管中液面一样高再读数,这样才能利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密度和体积转化气体质量。18(8分)根据

9、下图所示的回答问题。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_。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将试管和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丙实验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M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丙实验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新型甜味剂,目前木塘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是蔗糖和葡萄糖替代品。探究一:人们食用含糖量较高的物质会在口腔中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龋齿。由图

10、1判断食用_(填“蔗糖”或“木塘醇”)能有效的防止龋齿。探究二:提出猜想木糖醇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木糖醇按如图2进行操作:操作现象结论把木糖醇灼烧,将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将_罩在灼烧的木糖醇的火焰上方_。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经改进实验后,检验到木糖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木糖醇中一定含有_元素。继续探究为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3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木糖醇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实验前要通一会

11、儿氮气,目的是_。(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数据记录6.08 g木糖醇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4.32 g,E装置增重8.8 g。(产物被完全吸收)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6.08g木塘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可以确定木糖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答案解析】NaOH去除MgCl2,Na2CO3去除CaCl2,BaCl2去除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

12、无法被去除。故选A。2、B【答案解析】A、烧杯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故是饱和溶液,正确;B、在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烧杯中是氯化钾溶液,故错误;C、烧杯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故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正确;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故温度升高至t2时,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正确。故选B。3、C【答案解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B正确;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

13、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D正确。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4、A【答案解析】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这是正确的逃生做法,故A正确;B、煤火取暖时不应紧闭门窗,以防煤气中毒,故B错误;C、燃气泄漏时不应点火检查,以防爆炸,故C错误;D、森林游玩时不应乱扔烟头,以防火灾,故D错误。5、A【答案解析】A、表示质子数为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表示氦3原子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故 能表示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1个中子的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氦3(),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有气体产生,如酸碱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C、

14、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能和油污反应从而去除油污,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一般常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D、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后,可能还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得到的不是纯净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6、C【答案解析】A、司马光砸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凿壁偷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铁和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铜和硫酸亚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答案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B【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