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3980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时分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作业表单省市县名称江苏省海门市网络班级海门市小学数学6班任职学校海门市东洲小学姓名邱立强作业要求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结合任教学科,从4个课例中选择一个课题编制一份教学设计,填写作业表单(抄袭原教案者不得分)。作业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初步建立1时、1分的长短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钟面

2、上的大格、小格,知道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时间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1时、1分的时间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教学准备:闹钟,钟面,手表等教学过程一、预习与汇报1预习8889页。2指出钟面上的大格与小格。3汇报。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1) (电脑出示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提问: 从钟面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钟面上有12个数;钟面上有2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2) 指出: 从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你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

3、格?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邻两个点之间是一小格,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12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看谁数的方法又清楚又快!(3)小结: 我们刚才通过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1) 认识时针。 电脑出示“12时”的钟面,提问:钟面上现在是几时?(12时)电脑演示时针从12走到1,提问: 现在是几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提问: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结论:时针走一个大格,就是1小时。 动手实践:让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要求让时针走1小时。 口头练习: 时针走3

4、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5,走了几小时?(2) 认识分。 电脑先出示“1时”的钟面,再出示“1时零1分”的钟面,提问: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分针走了1小格)你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吗?结论: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口头练习: 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结论: 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动手操作:请你在学具钟上拨一拨,要求让分针走5分钟。提问:分针走了几小格?再拨一拨,要求让分针走10分钟。提问: 分针从哪儿走到哪儿?走了几小格? 练习: 分针从12走到3,表示多少分?分针从1走到5呢?你是怎样想的?3.学生动手操作,感知1时=60分。(1)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把钟调到12时。引

5、导: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观察一下时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后,先让学生讲发现了什么,再用电脑演示加以证实)(2) 提问: 刚才大家看到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多长时间?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这说明了什么?(板书: 1时=60分)4.感受1分的长短。(1) 引导: 1分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2) 分组实验:第一大组做口算题,第二大组做眼保健操,第三大组写生字,第四大组数脉搏。教师计时。(3) 提问: 谁来说说1分你都做了什么?(4) 小结:你看,我们用1分能干这么多的事情,所以同学们要珍惜每1分的时间。

6、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小时有多长呢?让我们来看“想想做做”第2题。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是1小时。学生回答,教师填写并提问: 为什么说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呢?谈话:1小时的时间原来有这么长,在1小时里当然也能做很多事情。回去问问你的家长,他(她)1小时里能做哪些事?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真不错。小强、小红和小明三个小朋友也想来考考大家。看看他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图中搜集信息,并逐一解决)仿照第3题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3.出示阅读材料有关计时的方法以及计时工具的发展。四、自我总结,深化认识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