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38904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鲜花》音乐教案[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鲜花音乐教案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林发友教学内容:1、唱对鲜花;2、简单律动、创编歌词对鲜花。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2、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通过聆听、模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用创编歌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了解大自然。教材分析:对鲜花是一首北京民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一段体、旋律优美而流畅,节奏平稳中有变化的点缀,给人一种神气、得意又调皮的味道。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你

2、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你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认识了许多花,请说说出花的名称和特点(生长环境、特征)?生:菊花、荷花、蒲公英(满天飞舞)、向日葵(圆溜溜)、鸡冠花(像公鸡)、喇叭花(像喇叭)师:老师下面出示四种花来问大家,如果有认识的请你来举手告诉老师:这些花有什么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出示课件:四种花)二、歌曲教学师:我们认识了四种花,想不想听一听有关这些花的歌曲呢?今天啊,北京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一首北京民歌对鲜花。(出示课题,强调读法)在学习之前请跟老师一起做一个节奏(念歌词)律动吧。1、按节奏读歌词(按节奏读、跟琴读)师:同学们,律动的名字叫“请你跟我这样念”。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怎么念,你就

3、怎么念。请听规则:老师拍一组节奏,老师拍的时候你们不要跟拍,只要注意听。等老师拍完后我喊“念”,你们就一起念。比一比,谁念得更准!师: 什 么 开 花在 水里生: 菱角开 花在 水里什 么 开 花像木耳凤仙开 花像 木耳什 么 开 花红 满山山茶开 花红 满山什 么 开 花满 身刺蔷薇开 花满 身刺师:你们觉得每一句中的哪个字节奏不一样?师讲解附点节奏师:对,在字旁边的小圆点叫附点,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加了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在唱附点音符的时候,前面一个音要唱的长一些,后面跟着的下面划线的音要唱短一些。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2、处理歌词:加入衬词衬词:(呀根儿哟)让

4、学生试一试儿化音。学生通过听辨、模仿,对比出歌曲中的咬字不同,进一步了解北京民歌地特点。还有儿话音如歌曲中这些字(根、耳、刺、花、这)都加“儿”音,强调儿话音是北京方言。3、听歌曲,思考两个问题一、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二、有几个小朋友在演唱这首歌曲?他们是怎么唱的? 生:情绪是欢快、活泼地,速度稍快;有2个小朋友一问一答地演唱:对唱。师:对了,像这种有两个或两组演唱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就叫作对唱。4、填词、学唱歌曲:(教师弹琴)歌曲的基本节奏我们已经掌握了,下面我们就来填词吧?(翻书至第28页) 师弹琴,生自己填词; 不会的地方,师可以自弹自唱引导学生; 再次跟琴加速唱; 跟音

5、乐伴奏唱。纠正练习(可能出现的问题):a.大声喊叫解决办法:遇到大声喊叫,立即阻止这种行为。引导轻声、自然地唱。b.“什么呢”和“菱角”解决办法:慢速唱,然后逐渐加快。指名学生跟老师学唱。小组比赛。c.吐字不清反应慢解决办法:师生接唱,交换接唱,然后再次跟琴加速唱或跟伴奏唱。5、师生合作演唱:师分配、指挥,男女生对唱、分组唱。(用之前总结的演唱形式:对唱)意图:经过分句演唱,突出对唱的演唱形式。既达到了熟唱歌曲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三、课堂拓展:1、声势律动(用学生自制沙锤)师:我们再来做一个节奏律动。律动的名字叫“请你跟我这样做”。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怎么做,你就怎么

6、做。请听规则:老师摇一组节奏,老师摇的时候你们不要跟着摇,只要注意听。等老师拍完后我喊“摇”,你们就一起摇,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摇的。比一比,谁看得准,听得清,摇得好! 师慢拍节奏 2/4 X X / X / 学生拍,说怎么拍的。师板书,集体拍,连续拍。(指导学生拍出节奏的美感,第一拍稍强。)师:我们为什么做节奏律动?因为今天我们要做一名小演奏家,我们要像刚才那样,通过摇沙锤为歌曲伴奏。第一遍:听歌曲,不唱,做声势律动;(根据排练的情况对个别地方进行指导)第二遍:听歌曲,边唱边做声势律动(也可组合作或部分同学上台领奏)。2、创编歌词:分男女生或分小组进行对唱。书中只描写了4种花,而我们同学们知

7、道更多的花,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来开动你们聪明的脑筋,当小小创作家,为这首歌曲创编几段歌词吧,同时也让我们唱一唱更多更美的花。(创编提示:歌词押韵)老师也可通过问句的形式唱出来,学生唱答。师:现在我们教室里真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呢!意图: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创新思维;体会成功的喜悦,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唱民歌,听民歌,用声势律动为民歌伴奏,同学们自己还创编了歌词,感觉很爽吧!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民歌。民歌诞生于田间地头山野,它们像路边的小草一样看似其貌不扬,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令人百唱不厌;相比民歌,许多流行歌曲外表看似光鲜,然而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能亲近民歌,聆听经典,培养自己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