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8021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课 题地球的运动课时安排共( )课时课程标准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2. 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学习目标1. 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2. 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3. 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4. 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演示法、探

2、究讨论法教学准备课前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导入新课提问:地球在公转吗?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昼夜除了交替出现以外,还会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比如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古科学家提出:地球可能在公转你觉得地球在公转吗?说说你的看法、方法或依据。环节二任务1 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边演示边观察: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进一步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

3、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于是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当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学生初步理解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提问:假设地球直立着自转和公转,这样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任务2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教师播放动画演示:二分二至日及季节的划分,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释一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课中作业根据表格中总结的内容,教师进一步提问: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4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环节三任务3 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观察:北半球某一点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简单练习。(此处可使用答题卡的抢答和选人回答功能哦!)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设计: 读图“3月21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A40N B赤道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2这一天的节气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3此时,地球上昼夜情况是()A全部昼长夜短 B全部昼短夜长C全部昼夜平分 D各地长短不一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4国庆节期间,地球位于()A B C D5直射点向北移时,地球可能位于()A BC D(修改人: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