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37745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发现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发现与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制造使用工具及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是中国境内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远古人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二、 原始农耕文化:1、半坡人:位于陕西西安,距今约五六千年,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会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河姆渡人:位于浙江余姚市,距今约7千年,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

2、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3、我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1)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的中下游。(2)原因:因为大江大河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三、 中华民族的祖先:1、炎帝、黄帝部落:5000年前,黄河流域,在逐鹿之战中打败蚩尤,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办法叫禅让制。四、 上古三代:夏、商、西周。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商朝。商朝又称殷朝。3、西周:建立

3、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于牧野打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统治:(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内容-周天子赐诸侯土地和平民、奴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交纳贡品,随从作战等。影响-加强了西周的统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由层层等级严密编制而成的宗法血缘关系网络,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五、 春秋战国: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争霸,争霸的原

4、因是周王室衰弱,周天子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六、 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是魏国,取得成效最大的是秦国。秦国秦孝公在位时期任用商鞅于公元前356年进行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内容:见教材34页,其中内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立县制。作用:新法施行后,秦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开始进攻邻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七、 秦灭六国:1、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得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5、。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的文字。后世各种汉字字体都可溯源于秦。(4)统一车轨。(5)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秦朝的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八、 秦的暴政:1、焚书坑儒;2、繁重的赋税和徭役:阿房宫和秦始皇陵;3、残酷的法律:族诛和连坐。 九、 秦末农民大起义:1、时间:209年;2、地点:大泽乡;3、领导人:陈胜、吴广;4、爆发的

6、根本原因:秦的暴政;5、爆发的直接原因:被征伐前去戍边,误期而处死的法律规定。6、政权:国号张楚;7、特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7、意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首创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辉。十、 秦的覆灭: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直接原因:大规模的反秦农民起义。3、秦朝灭亡的标志: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4、主要战役:巨鹿之战。十一、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进行楚汉战争胜利后,建立西汉,都成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内容见教材54页)。文帝和景帝在位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十二、 汉武帝的

7、大一统:措施:1、军事上:北击匈奴;开通河西走廊;西南开边;东北拓展;2、经济上:改铸五铢钱;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兴修水利: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亲自视察黄河。3、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十三、 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十四、 东汉的盛衰:1、建立: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政权,结束了西汉么年长期混战的局面,在位30余年间社会出现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3、东汉衰败:年幼的皇帝被各种政治势力所左右;地方割据势力猖獗

8、;农民起义爆发。十五、 张骞通西域: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加强同西域的联系。结果: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应学习张骞的不怕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十六、 1、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标志新疆地区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4年东汉政府重建西域都护。2、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得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3、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是汉明帝在洛阳建立的白马寺。两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十七、 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时间公元2

9、00年,交战双方:曹操 袁绍;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取得胜利;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时间208年,特点以少胜多;交战双方:曹操 -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见教材81页。十八、 1、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北方长期战乱;路线:西线进入巴蜀地区,东线进入金江浙地区,中线进入金两湖和江西地区。作用:见教材85页。2、南方经济的开发:原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表现-兴修水利,大量开垦良田,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手工业

10、从六朝开始,丝织业的重心由北向南移;出现了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港口城市,以及广州和鄮县等港口城市,海上贸易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大秦的贸易十分活跃,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十九、 孝文帝改革:1、目的-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2、措施:迁都洛阳,改管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影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二十、 汉字的演变: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二十一、 1、司母戊鼎是青铜器中著名的大方鼎;2、孔子: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的关于

11、教育格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言论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3、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人,著有孟子一书,主张“民贵君轻”提倡仁政;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老子:姓李,名耳,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5、韩非:法家学派代表人,著作韩非子,强调“法治”。二十二、 1、屈原:著作楚辞;2、司马迁: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王羲之: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4、顾恺之:晋代时最有成就的画

12、家,主张“以形写神”,力求“形神兼备”;5、雕塑: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中的雕塑作品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瑰宝。二十三、 1、数学:汉代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是南朝时最精确地历法,他首次将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他的数学名著缀书在唐初被列入“算经十书”成为官定的算术教科书。2、天文历法:战国时期魏国人写的石氏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汉武帝时太初历确立了我国后世农历的基本框架。3、农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4、地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1、造纸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2、地动仪:张衡,发

13、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得地动仪,逼欧洲同类仪器早1700年。3、冶铁技术:春秋后期发明的生铁冶炼技术,铁制工具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4、医学:扁鹊的“四诊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张仲景“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 隋朝的建立:1、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全国。2、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是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3、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其主要表现是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后果:导致了农民大起义;隋朝灭亡的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4、大运河:

14、开凿的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到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由北向南分别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积极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消极后果-由于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5、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隋唐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7、隋唐时期出现的政治新格局是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掌具体事务。科举制

15、:背景-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以后选举之权更是逐渐被地方上的世族门阀所把持。内容-科举取士。隋朝时设立,清朝时被废除。特点-不重视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作用-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8、隋唐时期的历史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二 、1、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年号为贞观。2、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0余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以隋亡为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君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

16、交流。三、1、武则天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她20余年的统治为“武周政治”,它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唐玄宗前期采取以下措施: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但到了开元、天宝之际唐玄宗怠于政事,荒淫无度,边将乘机起兵叛乱,唐朝国力大衰,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四 、1、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经过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地与中原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形成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影响: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唐代的开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