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3498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练习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的响度和音色相同B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详解】A乙和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音色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甲和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错误;C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C正确;D丙和丁的振幅不相同,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

2、误;故选C。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答案】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 减少甲杯中的水 【解析】【详解】1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甲杯的振动幅度就要大于乙杯,所以就要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2用筷子敲击杯子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应该减少甲杯

3、中的水。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是图_。用小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图 _。【答案】甲 丁 【解析】【详解】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到,图甲的空气柱最短,那么它的音调最高;2用小棒敲击瓶子时,振动的是瓶子和瓶子里面的水,水越少,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丁的水最少,那么它的音调最高。4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

4、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选填“甲”或“乙”)(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答案】发声体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

5、放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空气能传声 乙 一 高 频率 【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由振动产生,为了表示发声体的振动,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动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就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能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的音叉,即空气能传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6、,所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是乙图,因为声波不能从右边传递到左边,而敲击甲图的音叉是仍然能够振动的,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3)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证振幅相同,而两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可以比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比较两种情况,第一次钢尺伸出短,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5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

7、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有关。(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和_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答案】乙 粗细 乙 丙 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

8、、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

9、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F铜1000.76B铜600.89G铜801.02C铜601.02H尼龙801.02D铜800.76I尼龙1001.02E铜800.76J钢【答案】A B C A D F 80 1.02 控制变量法

10、 【解析】【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

11、;(3)8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此实验说明_。(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

12、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理由是_。【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乒乓球被弹起跳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小丽 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 【解析】【分析】【详解】(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

13、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8材料一:人耳朵能分辨两次声音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材料二:一人在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第二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材料三:声音在铁(钢管就是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若敲打钢管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求钢管的长度?(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析】【详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声音在钢中传播比空气中传播快:;声音在钢中传播的时间:;钢管的长度:。答:钢管的长度。9往7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填“1”“2”“3”“4”“5”“6”“7”)音。【答案】相同 “1” 【解析】【分析】【详解】1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2最右边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