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22136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质量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题质量分析 杨中:梁小舟一、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本)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为命题依据。二指导思想1有利于全面贯彻本单元监控为出发点,强调监控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老师教的信心; 2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3有利于切实减轻学业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4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试题严格符合课程标准,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淡化现阶段过高的能力要求;三命题过程中力求达到的试题要求1内容

2、的科学2目的的准确3问题的典型4项目的独立(如:填空每题空格不超过3格,避免造成学生的连续失分)5恰当的难度(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作用,关注监控的阶段反馈检测能,着重于对双基的考察) 四试卷的特色1命题时从试题的数量、文字的阅读量和解题的思维量三个方面减轻负担,难、中、易程度努力控制在1:1:8左右;2以科技、社会和生活问题为情境编制试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的科学规律;3试题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其伴随的科学方法;4试题从实验出发,注重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努力给予教

3、师和学生以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认识,淡化对实验技能的考察,着重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精确归纳能力的考察。五试题分析题号得分率解题典型错误失分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90.6387.4287.3794.6076.8787.4770.0578.3045.9484.3866.3780.1774.6858.9274.5557.2992.5188.4985.3590.6469.9980.9379.5880.1182.4550.8744.5775.4562.1569.4

4、677.4770.9754.7591.5369.4955.131立方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读作写成千克每立方米,漏了数据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写成它的定义,或写成表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不同物质的比值是不同写成密度匀速转动写成匀速直线运动功率45瓦物理意义写成每秒做功45瓦定滑轮写成动滑轮动能不变或变小各种数值均有,计算错误拉力F做了40焦功1:2不能,能各种数值均有压力认为变大,压强写成变大5104帕,4倍写成2倍等无法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求解搞不清题意,乱做一气F2的力臂L2作图作错L2对应的力F2方向作错,力的延长线未用虚线力臂标错压力

5、F符号不标,力的示意图作成图示选A或C选A或B选A或D选B选B选D或C选B或D选A选A或D计算出现错误,有部分同学出现设X 1分40秒=140秒,功率和压强公式搞混单位没有换算或换算时出错将总质量误当水的质量,也有同学对这类综合题无从下手,索性一片空白向左移动或将表中的空格漏做(1) 与(2)的结论正好互换,有些漏写条件第一格填油的质量17克审题不清、粗心,常量没记住,读数时没把数据读进去,在讲物理意义时,没把物质名称写进去。含义与定义搞不清,对于具体的含义表述不够严密文字理解力差,审题不清,属性与特性意义混淆匀速转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不分物理意义不会写,计算错误,混淆物理量的单位定滑轮和动滑轮分

6、不清对飞船升空时的运动情况搞不清,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同时受平时习惯影响认为重力势能增大时动能一定减小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解决具体的问题动滑轮自由端与轴的力与运动距离混淆,解题综合能力不够对密度概念不理解,只会背书,却不会具体应用容器的容积不变搞不懂,分不清应计算哪个物理量为标准来进行比较不会计算压力,同时受力分析不过关审题不清学生连大象有四只脚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学生读图能力欠缺学生对此类开放性题目不理解,不会分析力臂的概念不清,基本的作图技能不过关动力与阻力对杠杆的作用不知动滑轮的支点不了解读题不仔细,对压力的理解不够严重缺乏生活知识,分不清省力和费力的剪刀,也不了解剪铁皮需要费力剪刀

7、还是省力剪刀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反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压强增大或减小的方法不会应用于实际,对生活了解不够,如连铁轨下的枕木是何物都不明白定滑轮的作用不理解,不会和实际联系学生思维狭窄,在平衡力作用下的匀速直线运动不知,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功率的概念没有搞懂,不明白它所表示的含义,多少与快慢不会区分正反比搞错,思维有一小转弯就不能解答形变的程度就指压强不理解,说明解题思路已经太死,能力差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具体应用不够熟练时间单位不会换算,P=F/S,P=W/t搞错有的学生不做审题不清,公式中要代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不注意审题不清,不能寻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分析能力

8、欠佳,因此无从下手实验操作技能欠佳,动手能力差,不会调节杠杆平衡对实验结论死记硬背,不是理解实验的过程,只会机械记忆六试题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分析 本试卷能渗透新教材的精神,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能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社会,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指导教师关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的渗透。试题紧扣教学基本要求难易度适中,区分度明显。填空题知识点结构完整;作图题重点突出,题目典型;选择题知识点分布合理、重点突出,一定的难度梯度设计恰当的体现了试卷的整体区分度;计算题难度适当,把重点放在解题原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上;实验题淡化操作技能考察,同

9、时顾及现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欠缺,因此降低了难度,旨在激励学生对实验题的解题兴趣。整份卷子的难易程度与中考要求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基本要求。七教与学的归因分析1有较多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掌握不扎实,仅限于对文字或结论的机械记忆,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更缺乏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2部分学生对部分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欠理解,无法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科学方法;3部分学生只对课堂和书本知识有认识,缺乏对社会的关注,不了解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知识面狭窄而片面;总之: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努力让自己的课能精彩而引人入胜,让自己的语言优美而具有感染力,让自己的课成为学生的一种聆听享受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是每位教师份内的事,并非是教师对学生的恩惠。要解决问题,我们先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物理课成为学生的一份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