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31887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庭教育案例及点评1、棒槌的敲击案例:“怎么搞的?你看你,总是蠢得跟猪一样!”小河帮妈妈端菜却不小心把碗给摔破了,妈妈气愤地大声呵斥着。“算了,想你也学不会。五分钟热度一过,肯定搞不出个名堂,别浪费我的钱了。”小灵想学滑轮,却被爸爸一句话否定了。“我数一、二、三,再不看书我就打人了!”小语跟同学约好了去公园玩,一点都不想在家里补习英语,可爸爸的巴掌却已经快要落下来了。点评:诗哲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鼓励的语气: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

2、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一味责备他,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父母应该用鼓励的语气:“小河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能帮妈妈做事很不错。不过以后要先试试碗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鼓励了孩子尝试事物的勇气和信心。信任的语气: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如果孩子想学滑轮,父亲用信赖的语气说:“小灵,只要你能坚持、努力学习,一定能滑好滑轮!”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她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而如果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五分钟热情还想去学滑轮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

3、带来伤害,令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尊重的语气: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想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威胁和强迫他,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赞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有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对事物更加富于热情和信心。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不是很好,可他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父母看时,不要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哦,画啊?画的什

4、么啊?恩,一般般,继续画。”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如果用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你画得这么好,很有创意。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2、戴尔的成功案例:迈克尔戴尔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500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戴尔还在小的时候,就喜欢摆弄各种玩具。父亲为他买回的小汽车、小飞机等,他玩不了多久就拆得七零八落。对此,父亲没有批评指责他,而是鼓励他拆散玩具后要弄清玩具的构造与机械原理。戴尔稍大一些后,父亲就常把他带到电脑操作室让他观看和动手维修电脑

5、,培养他对电脑的兴趣。14岁时,父亲为他买了一台电脑。戴尔将新买的电脑全部解体,反复琢磨后再组装好。初中毕业时,戴尔已能十分熟练地改装电脑了,并且以低价购进零件,再把升级后的电脑卖出去。如此不断地动手实践,到18岁高中毕业时,戴尔已经创办了自己的“戴尔电脑公司”。不仅如此,戴尔的父亲还要求戴尔经常参加其他社会实践活动。13岁时,父亲就鼓励戴尔参加集邮活动,还让他参加集邮拍卖会,使他亲眼看到拍卖人赚到大笔钱。这样到了15岁,戴尔就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生意冒险-通过刊登“戴尔集邮社”广告,拍卖邮票,结果获得成功。同时,父亲还要戴尔利用暑假推销休斯顿邮报,并要求他从推销过程中寻找窍门。经过一段时间后,戴

6、尔发现,刚结婚和刚搬进新房的人几乎都订阅邮报。于是,戴尔就通过“结婚登记处”和“银行贷款处”找到这两种人的名单和地址,并向他们推销,结果订户大增,他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点评:较早地深入社会、注重实践,是戴尔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并且使他成功的时间比同龄人整整提前了十年。而这关键是得益于父亲的正确引导。反观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全部教育工作就是配合学校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让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忆现成的知识,结果使很多孩子高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差,创造能力差,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差。其实,现在的人类社会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7、高校扩招也已使得高学历不再象以往那样是抢手的香饽饽。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应从戴尔父亲教子之道中获得启示,转变教子观念,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孩子成长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家长要善于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3、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案例:许多家长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往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强强爸爸不准儿子抽烟,可他发现儿子不但在外面偷偷的抽,还一天就能抽完一包精白沙。蔚蔚妈妈跟女儿明令不许过早谈恋爱,却惊讶地发现女儿在湘江风光带跟一个男孩子亲热的搂搂抱抱,丝毫没有顾及旁边

8、游人的眼神。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强强爸爸和蔚蔚妈妈对孩子不乏教训,要求孩子写保证书、暗暗跟踪、实行经济惩罚,甚至严厉地打骂,就是没收到任何效果。点评:在孩子的发展过程度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阶段。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获得活动自由。如“我要自己穿衣服”、“我要自己吃饭”等等。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具体地说,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下列特点:一是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

9、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二是与大人在观念上的碰撞。初中孩子开始对自然、社会、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他们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偏激和绝对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人的想法与他们格格不入,更反对家长强加给他们的观念。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孩子生理加速发展,造成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如果家长依然像教育小学生那样,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满。倘若家长用高压手段,会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满和

10、反抗。因此,教育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么,家长应该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呢?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几条妙方:1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当父母让孩子发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以便对症下药,解决矛盾的一个途径。 (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让孩子把话讲完,避免随意的指责引起双方的不快。(3)作出积极反应。当孩子充分表达意见后,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姿态:“你这个想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完善。”家长的积极反应可以让孩子心情愉快,充满成就感,

11、有利于双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2、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2)批评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怎么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3)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4)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4、给自己穿衣案例:某幼儿园小班的悦悦活泼可爱,可老师发现她的依赖性实

12、在太强了,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小便要老师给她脱裤子、穿裤子,午睡时还要老师给她脱鞋、盖被子老师想让她自己做,她总是可怜兮兮的说“我不会”。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悦悦的妈妈,妈妈无奈地说:“是啊,孩子这样已经有一阵子,其实以前有什么事她老是想要自己做,但我当时嫌她慢,太烦,就什么都给她做好了。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在老师的耐心鼓励下,悦悦终于开始自己穿衣服了,老师大大地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下午,当妈妈来接悦悦的时候,悦悦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是吗?”悦悦妈妈一边回答着女儿,一边习惯性地把挂在教室外面的悦悦的外套拿下来,然后给她穿上。点

13、评:类似这种现象在刚入园的小班宝宝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宝宝0-3岁时,父母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喂养上,想方设法让宝宝吃得多,吃得好。然而有一点却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就是宝宝独立性的培养。2-3岁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关键期。这时,宝宝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他事事都想尝试自己动作的力量和效果。其实,当宝宝用手抓饭自己吃,用手来夺大人手里的勺子时,已经意味着独立性的萌芽。宝宝的这种独立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表现,父母一定要予以鼓励,并引导他学会“自己来做”。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宝宝的能力有限,虽然他想自己来,但常常做不好。例如,自己吃饭,不仅吃得满脸、满桌都是饭菜,而且边吃边玩,饭菜都凉了,这时有

14、些父母就干脆夺过勺子喂他了。孩子自己扣钮扣,也是好长时间扣不上一个,父母也会忍不住代劳。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耐心指导不容易,但是应该坚持这样做。如果在宝宝独立性倾向正在发展的时候,没有给他适时的锻炼,错过了这个时机,孩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重,你再想让他自己做,就很困难了。同时,如果生硬地干预或限制孩子的独立行动,常常会遭到宝宝的拒绝,伤害他活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所以,一定要创设条件,尽量满足宝宝要求“自己做”的心理需求,慢慢培养他的独立性。如果担心把宝宝的衣服、地板等弄脏,可以事先垫些毛巾或报纸等。不要生硬地干预或限制宝宝的独立行动。如果时间紧,先与宝宝商量,让宝宝先试一两次,再由父母帮忙。时间

15、充裕时,比如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尽量让宝宝自己穿脱衣服等。在宝宝自己做的时候,最好有大人在一旁鼓励,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适时的帮助。不要因为嫌宝宝烦,索性让大人来,或完全让他自己来,一点也不帮他,等着看他自己受不了挫折,再放弃。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也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素质。宝宝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如果宝宝的自理能力好,进入幼儿园后,就会在群体中表现出色,自信心也会增强。相反,一个自理能力差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时常有挫折感,无形中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宝宝的上进心。5、给孩子自由案例:一位邻居妈妈向小珏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脾气特别大,还有攻击性行为。小巫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说:“那是因为他没有自由,你总是不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时孩子正想玩花圃旁边水坑里的雨水,他妈妈已经制止了他,怕弄脏衣服。听了小巫的建议,妈妈开始尝试让孩子自由地玩水。孩子高兴极了,一边玩,一边向大家报以灿烂的微笑,妈妈说,从来没看见孩子这么开心。后来妈妈反省到,大人总是怕孩子弄脏、摔着,这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