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0676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 文本 (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 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接注射器回抽药液,并报告经治医生和护士长。2. 护士应及时了解化学药物的名称, 剂量, 输注的方法, 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 面积, 外渗药物的量, 皮肤的颜色, 温度, 疼痛的性质。3. 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 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 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4. 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做皮下封闭。护士长或值班医生指导护士立即应用0.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给患者做皮下封闭。5. 对于药物外渗轻度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2次,两次的时间间隔以68小时为宜,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同时要将过程记录在护理记

2、录中。6. 对于药液外渗严重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34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时间间隔以6 8小时为宜,以后酌情处理。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液外渗处的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7. 局部选用2550%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小时以上。8. 局部也可中药外敷: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敷于外渗部位,用护肤膜覆盖于中药之上,防止中药水分丢失干裂影响治疗效果。敷药时间应保持24小时以上。9. 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10. 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 遵医嘱用药,奥沙

3、利铂甘露醇忌冷敷,热敷(长春新碱、艾恒),其余药物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11. 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12. 抬高患肢,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度。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13. 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14. 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程序 立即停用化疗药物接注射器回抽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皮下封闭记录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局部用冷敷、硫酸

4、镁湿敷或中药外敷禁用热敷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按无菌原则换药抬高患肢做好心理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流程图 病人主诉疼痛烧灼感 停止注射,评估药 液外渗量 更换20mL注射器,尽量回抽 有解毒剂可 有解毒剂 无解毒剂 以反抽药液 不可回抽 固定针头 拔除针头 拔除针头 注射解毒剂 局部封闭 皮下注射解毒剂 局部封闭 局部封闭 无菌绷带包扎固定患部勿加压 根据药物不同使用热敷或冷敷 观察疼痛、红肿、溃疡情况 关于化疗药物的静脉治疗规范 1. 护士: 三年以上护士穿刺,高年资护士把关,双人核对给药。2. 评估:强刺激、发疱性化疗药不适宜手足背血管输入,建议PICC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无明显刺激性药物在患

5、者实在不同意置管的情况下,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钢针,减少外渗发生几率。3.静脉选择:外周静脉化疗者,宜选择管径粗、弹性好、走行直、易固定的血管,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力求一针见血,化疗当天拔除。4.给药:穿刺成功后,先按一般输液方法输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待药液输入通畅后再接化疗药物,严禁用化疗药直接穿刺或拔针。所有化疗药物悬挂“特殊药物”标识。化疗药物滴完后仍需静滴普通液体冲洗静脉,以防药液滞留于血管内使血管内膜持续受损害。5.观察:给药后15分钟、30分钟严密观察,询问患者主诉。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观察,发现异常,应首先关闭输液夹,及时汇报、处理。一旦发生外渗或可疑外渗,要及时汇报护士长,按外

6、渗原则处理,不可擅自隐瞒,造成严重后果。 化疗药物相关知识一、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PH值过高或过低、渗透压高、配制药物浓度过高等; 2、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外周静脉化疗可能会出现外渗; 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等; 4、 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病人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等等。 二、临床表现: 1 在输液过程中常表现为沿

7、血管走行烧灼样疼痛或局部肿胀。 2 外渗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或未加处理严重出现大水泡及簇泡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 3 紫色红斑坚硬,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并活动受限。 4 由药物刺激皮下组织,组织受损,刺激神经末稍引起放射性疼痛并累计颈、腋下淋巴结肿大、败血症等。 5 溃疡形成,由中心向外逐渐蔓延皮下组织坏死,边缘明显有表皮增生,并不整齐。 6 “静脉怒张”反应 :主要反应特征是沿血管静脉通路方向串状皮疹,沿血管走向局部有浅表的红斑、水肿、硬结、奇痒、触痛,个别患者表现为心悸、不适的感觉,停止用药约一天内症状消失,且无残留组织损伤。此反应占3%,

8、多在阿霉素应用中。三、 化疗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外渗对皮下组织损伤的程度可分为三类: 发疮性化疗药物;严重损害,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植物硷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刺激性化疗药物;中度损害,渗漏后可导致组织灼伤或轻度炎症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而无坏死。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非刺激性化疗药物,轻度损害,对皮肤及

9、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无发疱,但也应引起注意。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四、预防措施: 1 化疗科护士首先要加强责任心,了解化疗药物的分类和毒性,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同时提高专业水平,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2 对于恶病质患者长期用药,血管充盈差,应主张颈内静脉或锁 骨下静脉穿刺、PICC导管应用,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 3 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反应情况,听取患者主诉。巡视病房或更换液体时都要注意穿刺

10、部位是否发生渗漏,确保液体通畅。化疗药物稀释后浓度高,需短时间输注时更应密切观察。 4、根据药物选择血管:使用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前对血管进行正确判断。建议PICC穿刺或深静脉置管;不宜选用手足背小血管,先从远心端选择血管,多部位交替注射以利血管恢复。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 5、合理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给药的方法: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用药前后应冲管、中间给药;静推时边推药边抽回血,确认血管通畅后再加化疗药,化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血管刺激;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长春新硷、

11、柔红霉素、托马克等药物,稀释少量溶液推注,使化疗药物很快进入血管,用药完毕后,再用生理盐水推注。用生理盐水前后冲洗静脉,可降低局部血管内的药物浓度,缩短化疗药物在局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这样避免了药物对血管的持续刺激,减少了用药时药液渗漏到血管外的可能,又有效地避免了静脉炎、水泡、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使并发症降至最低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6、加强医患合作,对患者作好宣教知识:化疗药物原则上需通过中心静脉或PICC置管给药,病人拒绝的需签医患沟通书晓以厉害,选择粗直的大血管予外周留置针输注,输完即拔除,避免保留。忌用钢针穿刺使用化疗药。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交待保护静脉的重要性及外渗

12、后所产生的后果,对强刺激性药物、病人初次用药时,尤其应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惧,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注射部位如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告知护士,不要强忍受,以免造成组织坏死。同时让陪人积极配合,发疱剂滴注时,应减少患者的活动。长期治疗时需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左右臂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征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药。如静脉已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需停止滴注,硫酸镁湿敷。 五、外渗处理: 1. 外周静脉输注时,外渗处理程序: 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 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 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 通知医生,指

13、导进一步处理。 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剂经静滴给药时,量要适当,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皮下局部注射解毒剂时应先拔去针头。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小时,病人应注意休息。 必要时请外科会诊是否有外科指征。 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症状及累及范围。 2.中心静脉(CVC)输注时外渗的处理程序: 一旦病人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 如果是皮下埋泵,应评价针头的位置是否合适。 尽可能回抽渗出液。如果渗出是针头滑出埋泵所致,尽可能通过针头吸出渗出液,如果无法吸出,则拔除针头,从皮下抽吸残留液。 给予适当的解毒剂。通过埋泵输注解毒剂应避免输液量过多引起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