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2998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广播电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播送电视史 一、 中国播送电视史大致概况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播送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置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公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出现了3座播送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

2、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开展播送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展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播送电台-播送电台开场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瀚。随后,又出现了*播送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播送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播送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播送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文人商讨,比照“Broadcasting应该称为【播送】这也是播送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

3、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在抗日战争期间,播送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播送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播送委员会,领导播送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开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播送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播送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播送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播送事业局,北平新华播送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播送电台】。

4、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曲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播送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国国际播送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播送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开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播送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播送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播送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播送节目上卫星,全国播送人口覆盖率到达84.2。随着播送发射功率的扩大,播送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播送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播送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开展,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兴旺的省播送事业建立

5、走在全国之前二、中国播送电视开展的具体几个时期: 建国前1905-1949年的播送事业 建国初期 (1949-1976)的播送电视 播送电视的改革年代 (1979-1992 ) 播送电视的转型时期 1.建国前1905-1949年的播送事业清末、北洋时期无线电活动1、1905年,袁世凯在*开办无线电培训班,并购置无线电发报机用于军事。2、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设电政司,管理无线电和、电报事宜。3、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无线电有关的法令。外国人在中国的播送活动1、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办了“大陆报-中国无

6、线电公司播送电台,呼号*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是中国境出现的第一座播送电台。节目以音乐娱乐节目为主,1月26日该台播出的和平统一宣言,4月关闭。2、1924年5月,美商开洛材料公司在开办开洛电台,并在申报登载节目单,1929年10月关闭。早期国人自办的播送电台1、1924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装用播送无线电接收机暂行条例(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电播送的法规),允许国民使用收音机(缴纳牌照费)。2、1926年10月1日,瀚在奉系军阀的支持下建成无线播送电台。节目有新闻、信息、音乐、演讲等。这是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播送电台。3、1927年3月18日,新新公司设立商营播送电台正式播出

7、,是中国私营商业播送事业的开场。国民政府的播送事业1、1928年8月1日,中央播送电台(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播送无线电台)在诞生。功率为500瓦,每天播音3小时,节目为新闻和演讲。2、1932年,国民政府建立中央播送事业指导委员会(1936年改为中央播送事业管理处),规地方电台,领导全国播送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播送事业1、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根据地建立了新华播送电台,12月30日 正式播出,呼号是*NCR。附属于新华社,1943年春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2、1949年6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播送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播送事业,播送电台与新华社别离。 2.建国初期 (19

8、49-1966)的播送电视建国初期播送事业的开展1、建立体系:建成以中央人民播送电台为核心的播送宣传网,形成中央、省、市三个层次的播送电台。2、开展宣传:(1)建国初期,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政治、经济运动的宣传;(2)1950年5月22开办对少数民族播送节目;(3)1951年5月1日开办对少年儿童播送节目;(4)1954年8月15开办对播送节目;(5)1960年增设了一套文艺播送节。电视的诞生与早期实践1、1958年6月15日,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早期电视剧均为现场直播,形式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 2、1958年10月1日,电视台问世;1958年12月20日

9、,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4、中国电视注重思想教育: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其宗旨,寓教于乐是对所有节目的要求。播送电视大跃进的挫折1、1958年12月全国电视台基建工作座谈会吹响了“电视大跃进的号角。(要求1960年至1962年,电视台要开展到50个)2、1963年,中国播送电视事业进入低潮时期。3、1967年1月6日,电视台被“文革办批准停播,2月4日恢复播出,被夺权;播送电视建立的开展1、1970年10月1日,除自治区和市以外,大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建立了电视台。2、1971年,全国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总计已达80座。3、1973年5月1日,电视台的彩色电

10、视正式试播,8月1日,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4、1973年,全国有线播送网根本普及。3.播送电视的改革年代 (1979-1992 ) 改革的呼声1、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种全会确立了中国的改革总方针;电视热开场蔓延,受众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2、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播送工作会议,强调播送电视宣传的中心任务是为经济建立效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效劳;效劳于群众生活1、播送电视逐步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例:为您效劳2、生活效劳类节目的兴旺。 1983年春晚电视剧、新闻、体育、文艺的开展1、引进电视剧2、国际新闻的冲击3、体育之窗:中国观众首次通过国际卫星观看现场直播的体育

11、比赛始于1978年。4、春节联欢晚会的起伏:三、 中国播送电视现如今的开展道路1、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所提供的开展机遇 1985年,国家明确把播送电视业列为第三产业。在此政策的鼓舞下,此后的一个时期,非但凡十四大以后,我国播送电视产业的开展速度明显加快。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五方案必须坚持“以开展为主题,这预示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将迎来新一轮开展高潮。国家在“十五期间将继续加快产业构造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开展,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要“面向市场,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开展。如前所述,播送电视业应属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效劳业。所以,我国的播送电视产业应积极利用有

12、利的产业政策,在“十五期间加快产业化开展。 2、正确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 “两种属性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播送电视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与之相对应,我国播送电视业就同时具有“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能否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是决定我国播送电视产业能否安康快速开展的关键。 我国播送电视产业在追求效益的时候,必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这是我国播送电视产业化开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3、明确产权关系,培育自我积累机制和平等竞争机制 我国播送电视产业诞生以来,一直是作为事业

13、单位存在的,其开支全部由国家负担,按预算供应,其产权当然都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国家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但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播送电视广告业的开展和播送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经营积累的增多,播送电视业的投资构造由国家一元构造逐渐转化为国家投入、播送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积累投入和借贷经营的三元构造。播送电视机构越来越关心,三元构造的投资收益如何分配?谁拥有最终的支配权和交易权?法人产权与所有权、经营权到底是何关系?这些产业开展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无论是在国家公布的现行播送电视法规中、政策中,还是在当今的播送电视理论研究中,都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或解释。如此经营,中国播送电视产业资本何以大规模积累并积累到足以与国际播送电视集团竞争的规模?而不解决产权问题和资本积累的动力问题,又何以改变这种经营状况呢? 参考资料 1.中国电视风雨50年2.中国播送电视史教程 0编辑 | 删除1中国电视风雨50年 编辑 | 删除2中国播送电视史教程 baike.baidu./view/3342409.htm 编辑 | 删除.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