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29987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市的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旧的建筑物要拆除,每天都有新的建筑要兴建。无论是从废旧建筑物上拆下的废弃混凝土,还是新建筑物兴建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都属于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影响了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把它们运送到郊外进行掩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运费,会给城市郊区造成二次污染。其次,堆放掩埋这些建筑垃圾又要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变的越来越重要了。另外在现在建筑物中,几乎找不到没有使用混凝土的。目前,全世界混凝土的年产量约28亿立方米,我国的混凝土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5%,约1314亿立方米。混凝土原材

2、料中其骨料占混凝土总量的75%,由此可推断,其骨料的使用量有多大。总有一天地球上的骨料回消耗殆尽。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开始了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简称再生混凝土。一般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多道筛分、破碎、清洁工艺组合与分级后,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混凝土骨料(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RCA),简称再生骨料。用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主要是粗骨料),再加水和水泥配制成新的混凝土即为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强度低,吸水率大,表面粗糙率大。所以

3、再生混凝土和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有所不同。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各项性质与性能比较如下:1、弹性模量。由于再生骨料中有大量的旧砂浆附着于原骨料颗粒上,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通常较低,一般约为普通混凝土的70%80%。由于弹性模量低,变形大,可以预计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抵抗动荷载的能力。掺入塑化剂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所提高。当掺入最佳数量(10%)的膨胀剂后,弹性模量可提高8%10%。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当水灰比由0.8降低到0.4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增加33 .7%。再生混凝土泊松比在0.180.23范围内。2、抗压强度。由于再生混凝土和天然骨

4、料混凝土其骨料不同,所以它们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情况也不相同。相关试验表明: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同一水灰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约低15%,但其相差的幅度会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慢慢缩小。再生混凝土使用的是再生骨料。故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所使用的废弃混凝土的强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同一水灰比的条件下,再生骨料强度越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高。一般建筑物所拆除下的废弃混凝土强度在C20左右,在水灰比为0.6并用再生骨料完全取代天然骨料时,其28d的抗压强度可达到23.5MPa。完全符合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如果使用高强度的再生骨料,则可以配制高强混凝土。相关试验表明:如果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

5、土的强度达到4060MPa并加入微细硅粉和高效减水剂则可配制出C70C80的高强混凝土,尤其是在再生骨料与天然河砂搭配的情况下。3、抗拉强度。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它的抗压强度一样,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天然骨料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差也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到28d龄期后才基本不变。但如果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加微细硅粉和高效减水剂则能够明显的提高其抗拉强度,尤其在28d龄期以后最为明显。4、坍落度。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起再生骨料所取代的比例有关,由于再生骨料比天然骨料的吸水率大,空隙多,表面粗糙度高,用浆量多。所以在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所取代的比例越高其坍落

6、度就越小。同时骨料表面粗糙,增大了拌和物在拌和与浇筑时的摩擦力。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还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这和普通混凝土是一致的。而我们可以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提高坍落度,同时可以保证有较好的保水性和粘聚性。5、干缩性。干缩性是混凝土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性与它的骨料情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再生混凝土使用的是吸水率大,空隙率高的再生骨料。所以它的干缩性比天然骨料混凝土要大且其干缩的程度和干缩持续的时间随其再生骨料取代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和加长。在再生骨料取代比例在50%以上时,其干缩时间持续时间比较长,但在50d龄期后干缩速率十分缓慢,干缩的增量也要小。6

7、、用水量。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不同,所以再生混凝土的用水量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不同。再生骨料内部缺陷多,吸水率大。再者,再生骨料的表面粗糙度比天然骨料要高,因此配合比中的细骨料(砂率)较高,并随着再生骨料所取代比例的提高而增长。由于砂率较高,因此达到相同坍落度时,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用水要多,且难以达到坍落性能良好。7、表观密度。再生骨料表面粗糙,摩擦阻力大,其混凝土难以振捣密实。再者再生骨料内部缺陷多,空隙率大。随着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取代比例增大,混凝土的含气量增大,表观密度变小。此外,再生骨料与河砂、卵石等天然骨料相比比重小,再生骨料使用的比例愈高,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愈小。8、耐久性相关性能。抗渗性

8、。由于再生骨料的孔隙率较大,基于自由水灰比设计方法之上的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比普通混凝土低。在有些情形,曾观察到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较普通骨料混凝土高出三倍。降低水灰比是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渗性的一条途径。研究表明,掺加了粉煤灰之后,粉煤灰能细化再生骨料的毛细孔道使抗渗透性有很大改善。耐磨性。再生骨料的抗磨损性较差。从不同强度的基体混凝土中得到的再生骨料其抗磨性不相同。日本从强度分别为15MPa、16MPa、21MPa、30MPa、38MPa和40MPa的基体混凝土中得到了再生骨料并进行了LA磨损性测试,结果损失率分别为28.7%、27.3%、28.0%、25.6%、22.9%和20.1%。可见,

9、随着基体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再生骨料的抗磨性提高。试验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尺寸的减小,其抗磨性明显降低。原因是再生骨料尺寸越小,其含有硬化砂浆颗粒的概率越大,而砂浆的抗磨性较差。抗裂性。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同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极限延伸率增加27.7%。由于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低,拉压比高,因此再生骨料混凝土抗裂性优于普通天然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比普通混凝土差。试验表明: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共同使用时或通过减小水灰比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将废弃混凝土块破碎作为再生骨利既能解决天然混凝土骨料资源紧缺的问题,保护骨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又能解决城市废弃物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

10、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建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由于达到使用年限或因老化而被拆除,产生废弃混凝土块,这是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来源。(2)市政工程的动迁及重大及基础设施的改造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部分废弃混凝土数量将越来越大。(3)新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散落大量的混凝土。(4)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厂产生的不合格混凝土或者因调度原因产生的不能加以使用的混凝土。这部分废弃混凝土一般占到产量的1-3。(5)科研机构和施工单位试验室完毕的混凝土试件。这部分废弃混凝土数量相对较少

11、。废弃混凝土不仅来源广,而且用废弃混凝土作再生骨料,可节省62%的天然石子资源;若用废弃混凝土作生产水泥的原料,还可以节约制造水泥的60%优质石灰石、近40%粘土与铁粉资源和少量的煤,因为煅烧石灰石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废弃混凝土中已有部分水泥的水化产物,所需的分解能量较石灰石少。废弃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泥水化产物,如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铁)酸钙、钙矾石等,在高温下分解并不放出二氧化碳。因此,用废弃混凝土作制造水泥原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用废弃混凝土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完全能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即:(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3)可持续

12、发展,即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基于以上所述再生混凝土的优越性能、丰富的骨料来源以及对环境的低污染,可见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国内外的建筑垃圾都呈上升趋势,所以再生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混凝土骨料原料的缺乏。但是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使的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虽然我国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还处在试验室阶段,但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如顾佳勋研究的建筑垃圾砌块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1990年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中就使用了其结

13、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上海市建筑构件制品公司于1997年开始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产品指标完全符合上海市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及验收规程。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重建家园,就注意到了废弃混凝土的问题并开始了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且已召开过三次有关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专题国际会议。日本是一个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它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方面起步早,做的也比好的。日本政府早在1977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处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工厂。日本建设省在1992年提出了“控制建筑副产品排放和建筑副产品在利用技术开发”的5年计划并于

14、1996年10月制订了“再生资源法”旨在推动建筑副产品的再利用,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日本已经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干缩性、耐冻性等性质做了系统的研究。目前,日本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达到70%左右了。美国不但鼓励再生混凝土的利用,而且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和试验。比如美国密歇根州的两条公路就是使用的再生混凝土。通过对其的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率要比天然骨料的混凝土要大。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路面沥青混凝土,其质量与新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料相同,而成本降低了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大大减轻了城

15、市的环境污染。丹麦在1990年产生1220万吨建筑拆除废料,有820万吨被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达67.2%。德国的一条双层混凝土公路采用了再生混凝土,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26cm,底层混凝土19cm采用再生混凝土,面层7cm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德国钢筋委员会要求采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必须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国家标准。法国还利用碎混凝土块和碎砖生产出了砖石混凝土砌块,所得混凝土块已被测定,符合与砖石混凝土材料有关的NBNB21-001(1988)标准。总之,再生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坍落度都比较低,但如果在其配制过程中加入微细硅粉和高效减水剂,则以上三个及其他性能就会较大幅度的提高,与天然混凝土的性能相近,甚至超出。所以使用废弃混凝土作为骨料生产再生混凝土是非常可行的,并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生态环境是一种贡献,也是对混凝土技术一种革新,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