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298950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2002.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领 导 组组 长:廖志基(县委副书记)副组长:杨绍冲(县委副书记) 徐火强(副县长) 林火胜(乡党委书记)成员:朱银焕(国土局) 钟福新(文化局)欧焕华(交通局) 吴洞天(供电局)刘志权(旅游局) 王宇文(规划局)林大升(外经局) 杨荣方(蓝添乡长)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规 划 组 梁文宇(教授) 陈敬堂(教授) 罗寿枚(副教授) 陈朝隆(讲师、硕士)前 言广东省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是广东最大的少数民族乡,是最靠近广州和珠三角的瑶族乡,又是具有浓郁瑶族风情而又融合了岭南各民族民情风俗从而形成独具蓝田特色的瑶族乡。开发蓝田瑶族文化旅游资源,让全省各兄弟民族更多地

2、了解蓝田瑶族风情,对开拓蓝田旅游业,牵动蓝田社会经济发展,丰富龙门旅游产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龙门县人民政府、龙门蓝田瑶族乡政府,委托华南师范大学龙门规划组,在龙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规划组到蓝田了解新情况,到规划区现场踏勘,与县、乡领导和有关部门座谈讨论,并到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参观访问,吸取经验,研究我国和蓝田瑶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与旅游开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为加快规划的进程,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本规划把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的规划结合起来进行,使本规划既有总体规划的全面部署,又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布局整个规

3、划工作是以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为指导,并参照国家关于旅游区评A标准,结合蓝田实际进行的。202年10月下旬完成征求意见稿。02年11月1日,龙门县政府在蓝田召开有县、乡和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征求意见会。会后,根据与会者提出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征求意见稿作了修改,现完成最终成果稿。主要成果有:1.龙门县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报告书及彩色附图一式5份。2龙门县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彩色规划挂图幅.本规划是在龙门县人民政府,蓝田瑶族乡党委、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乡政府办公室和县属旅游、文化、国土、规划、交通等有关各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规划过程中,还参考了广东省民族

4、研究所、广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龙门县人民政府合编的龙门蓝田瑶族调查一书以及上述各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2002年11月龙门县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目 录说明书一.广东最大的瑶族乡(1)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2)(一)具有独特的瑶族风情(2)(二)旅游区位优越(3)(三)对外交通方便()(四)旅游开发用地充足()(五)社会经济条件良好(3)三.规划范围和规划指导思想(4)(一)规划范围(4)(二)规划指导思想(4)四规划年限和目标(4)(一)规划年限(4)(二)规划目标()五.市场定位()(一)主题与形象定位(5)(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5)(三)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规

5、模预测()六.总体布局()(一)景区的结构和布局(6)(二)门景及旅游环境建设(7)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分区和项目布局(7)(一)瑶族风情娱乐区()(二)瑶家手工作坊区(1)(三)瑶乡美食购物区(12)(四)瑶寨度假别墅区(13)(五)石马长塘山水休憩区()(六)管理服务中心(15)八邻近辅助景点开发构想(6)(一)杨梅塘村(旧村)(16)(二)蓝田种植区()(三)蓝田圩(8)(四)蓝田养菌场()九景观控制与建筑规划管理(19)(一)景观控制(19)(二)建筑规划管理(19)十.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21)(一)道路交通规划(2)(二)给排水规划(4)十一公共服务规划(25)(一)小型公共服务设

6、施规划(5)(二)住宿设施规划(26)(三)餐饮规划(2)(四)购物规划(27)十二.市场营销规划(9)(一)ST分析(29)(二)营销策略(3)(三)宣传促销策略(33)十三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35)(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二)可持续发展规划(3)十四内外旅游线路策划(6)(一)园外旅游线路(36)(二)园内旅游线路(37)十五前期建设规划(37)十六.主要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38)(一)主要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二)效益分析(40)十七.实施规划的组织管理措施(4)规划图件一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现状与旅游资源分布图二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总平面布

7、局图三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四.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中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五.龙门蓝田瑶族风情园旅游发展规划前期建设规划图龙 门 蓝 田 瑶 族 风 情 园旅 游发 展 规 划一.广东最大的瑶族乡广东龙门蓝田瑶族乡位于龙门县北部寒山(又名瑶山)脚下.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蓝田瑶族乡.全乡总面积169平方千米,山地占9%,总人口94人(2001年),其中瑶族87人,占总人口的8%。是广东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乡。蓝田瑶族乡位于广州市东北方,距广州176公里,从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至蓝田均在2小时车程之内,是最靠近珠三角的瑶族乡。蓝田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瑶族

8、有瑶语但无文字,蓝田瑶族的历史只有口头承传的传说故事,说其祖先是从韶州北部的瑶山地区迁徙来蓝田的,其时间,据推算起码不晚于明初。因为蓝田瑶人供奉的“峒主爷”源于明弘治元年(85年)在今番禺、增城一带爆发的以瑶族为主体,以瑶人谭观福为首领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虽最终被镇压,但其首领谭观福被瑶族人视为英雄供奉,因此推算,蓝田瑶族人应在明初或更早之前就已到此.瑶人在蓝田早期傍山挖窑而居或半穴居(窑洞上搭棚顶),自称“山仔瑶”。蓝田古称上建峒,解放前后,当地汉族居民亦一直称蓝田瑶族为“山仔瑶”、“上建仔”。由于蓝田瑶族很早落籍蓝田,跟当地居民以及客籍汉人不断融合、同化,在保留、发扬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同

9、时,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多种民族文化的辐射与渗透,从而形成别具蓝田特色的瑶族文化特征,在衣食住行、信仰习俗、婚姻嫁娶、民间节日等方面与粤北瑶族均有所不同,为开发蓝田瑶族风情旅游资源提供了颇具特色的条件.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蓝田开发旅游区,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一)具有独特的瑶族风情蓝田瑶族的民俗风情与粤北的连南、乳源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有某些共同之处,但蓝田瑶族有其自身的特点:.最具特色的是“舞火狗”.这项习俗活动在全国瑶族中,还是首次发现,它源于典型的对狗的图腾崇拜,纪念其祖先幼年丧母,靠狗母奶养大的养育之恩,后发展为固定的祭祀狗的活动,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大型隆重的“舞火狗”

10、活动.由未婚少女扮演“火狗,头上身上插着点燃的香火,身穿缀着树叶的衣裙,在村寨各处拜祭,男青年在后点燃爆竹助兴。未婚女青年参加三次“舞火狗”才能出嫁。“舞火狗活动之后,男女青年走向河边,对歌谈爱。蓝田的“舞火狗”已由龙门县文化局编成歌舞节目,在全省汇演中获一等奖,并被邀请到西樵山等旅游区演出,深受欢迎。2.蓝田瑶族的民间节日,内容丰富,既保存了本民族的传统,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节日形式。蓝田瑶族“月月有节”,这些活动可成为旅游区每月的新节目,在餐饮、娱乐、表演、装饰中展现节日气氛。正月:初一春节,初五“送穷”;十五“元宵”。二月初二:土地伯公诞。三月清明节四月初八鬼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尝新节(尝

11、食新鲜收获的米粮、瓜果)七月初七仙女下凡(七姐诞);十四盂兰节,拜祭总峒主爷“谭仙公”八月初三灶君节;十五团圆节九月重阳节(新丁祭祖)十月初一牛王节十一月“做冬”节(冬至)十二月十四送灶君节;廿九或三十除夕蓝田瑶族的服饰具有一定的特色。蓝田瑶族的服饰,过去都是自己纺织染缝,家家备有木制纺织机,布料是当地栽种的苎麻与棉花,染料是自己栽种的蓝靛,过去蓝田广泛栽种蓼蓝,“蓝田的地名由此而来.传统服装颜色以蓝、黑为主。妇女服装式样分便装与盛装两种,便装古朴、简便;盛装镶有各色花边和花鸟图案,配上头饰与耳环,鲜艳夺目。4.瑶族民居可作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之一。蓝田地区有座大小村寨,本规划区旁的杨梅塘村仍保留着早期村寨的结构形式围。稍加整饰,可成为瑶族民居建筑的参观点。5.蓝田瑶族的婚嫁形式,经演绎也是一种很活泼的旅游资源。如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婚礼的迎娶、出嫁礼、入洞房、拜堂,颇流行的“入赘婚”等,都可作为游客参与和表演的节目.(二)旅游区位优越本风情园正处于龙门主要旅游区附近,与规划中的天堂湖水上旅游度假区、桂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龙门温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