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29506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巩固训练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一、选择题1.以下事例中 ,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大坝修建成上窄下宽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用吸管吸饮料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2.以下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规定的是 A.速度B.质量C.密度D.压强3.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那么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A.p B.p C.p D.2p4.观察自然现象 ,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 ,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根本方法。以下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A.A B.B

2、C.C D.D5.以下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C.用压力锅煮熟食物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6.在水平桌面竖立放着10本相同的书再并排竖立放进10本同样的书 ,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将 A.压力变大 ,压强变大B.压力不变 ,压强不变C.压力变大 ,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 ,压强变大7.如图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 ,向两个悬挂起来的气球中间吹气 ,观察到如下图的现象。关于这一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以下说法中肯定不正确是 A.中间气流流速增大 ,压强减小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是大气压使两球靠拢的D.气球静止时 ,细线对气球的拉力和气球的重力是平

3、衡力8.南海黄岩岛事件后 ,中国制造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 ,图是中国航母的设想图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 ,那么 A.航母将上浮 ,所受浮力减小B.航母将上浮 ,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将下沉 ,所受浮力增大D.航母将下沉 ,所受浮力减小9.在水底飘摇的海草看似随意摆动 ,其实它的叶片也承受着十分巨大的压强呢!假设现有一株在近海区生长的海草 ,它叶片的基部与海面距离为10m ,且此片海域中海水的密度为1.025103kg/m3 , 那么它叶片的基部所受的压强为g取10N/kg A.102.5PaB.10.25PaC.102500PaD.10250Pa10.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 cm2、不计质

4、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 ,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 ,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 ,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图。计算可得出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C.剪断绳子 ,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 PaD.剪断绳子 ,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Pa11.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 ,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 ,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

5、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 ,水不易流出12.每到重大节日 ,天安门广场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如图是2019年10月1日国庆时在天安门现场拍摄的国旗班升旗时的照片 ,每位战士站立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 103PaB.50N 104PaC.500N 104PaD.500N 106Pa二、填空题 13.如下图 ,当小明向饮料管A中吹气时 ,饮料管B中的液面会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14.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 ,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 ,站在水平地面上 ,他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4dm2 , 那么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N;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是_Pa。他正步走时

6、 ,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增大/不变/变小) 15.如下图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 ,里面分装有相等质量的酱油、水和豆油 ,那么它们对瓶底的压强_(填“相等或“不相等)16.如图是停靠在我南海海军基地的中国第二代核攻击潜水艇 ,该潜水艇在完全浸没之前的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来实现的 17.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同学们将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 ,萝卜都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如下图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 ,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 ,小华也用同样的铁钉 ,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 ,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

7、 ,结果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 ,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力的大小 ,从而使浮力_大于/等于/小于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 ,_小明/小华的方法更合理 ,理由是_18.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重6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_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现将它沿竖直方向切除一半后 ,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N。 19.一切浸入流体里面的物体都会受到_的力 ,这个力叫做_浮力的产生是因为浸入流体里面的物体上下外表有_ 20.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上感到舒服 ,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 ,受力面积_ ,压强_的缘故(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1.重力为6

8、00牛的某同学躺在床上时 ,他对床的压力为_牛;假设此时他对床面的压强为3000帕 ,其物理意义表示床面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 ,这时他与床面的接_触面积为_米2 22.如下图 ,甲为圆柱形容器 ,乙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容器 ,甲和乙底面积相同 ,假设在甲容器内注入水 ,乙容器内注入酒精酒精水 ,并使两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那么注入水和酒精的关系是:h水_h酒精 ,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F甲_F乙均选填“、“=或“。三、实验探究题 2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 ,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 ,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9、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管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 ,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 ,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 ,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 ,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 ,小明的结论是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没有控制_相同。 24.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 ,发现U型管

10、内液柱几乎无变化 ,其原因是_ ,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 ,继续实验; 2比拟图A、图B、图C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同一深度 ,_; 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下移 ,可观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 ,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 ,_; 4向图B中的容器内参加一定量的浓盐水 ,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 ,应将探头位置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并且观察到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 ,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 ,液体密度越大 ,_; 5小明又想探究一下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木块 ,分别放入了装有水和装有盐水的容器中 ,发现两次木块都漂浮在液面上 ,浮力都等

11、于木块的重力 ,浮力相等 ,所以他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 ,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 ,原因是_ 四、综合题 25.每年夏秋季台风来临时 ,天气预报中常会出现相关的气象云图 ,如下图 ,同时播报台风中心气压和平均风速等信息。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同学查阅了近几年来影响上海的几个台风的相关资料 ,经过整理后列出了如下表格。观察分析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标准大气压约为10m水柱所产生的的压强。由表中数据可知 ,台风的中心气压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的值。 2根据以上信息 ,关于台风的中心气压与台风平均风速关系 ,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 ,

12、当台风登陆后 ,台风的风速会有所减慢 ,由此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_。选填“升高或降低 26.如下图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泡沫等用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来比拟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法;以下几例探究实验中运用了该方法的是_A扩散实验说明分子运动B探究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C探究磁场时 ,引入磁感线D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比拟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_ 3假设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应通过比拟图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