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28490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2提供者贾长发单位代县峨口学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2、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全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二、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科学”为

2、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六篇文章。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三、学情分析1、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

3、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4、,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鉴赏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设想: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

5、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并辅以简单介

6、绍,导入新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瞧:多可爱的小草,花也在开放,告诉人们春天来了。酷热难耐的盛夏,蝉情不自禁地嚷着:热死啦!热死啦!这预示着近期天气还会是烈日当空,注意防暑。瞧,这就是所谓的五花山,多么美的图画,秋天来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就是美丽的冬天。1、导入新课:以上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的“语言”-物候现象。对人类来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实际上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物候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当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好,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语言。(板书文

7、题和作者)2.出示课题和作者。有谁了解作者竺可桢吗?3.(过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准备抢答。联想有关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晴空一鹤浮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通过优美的画面,师生的交流,学生马上被优美的画面点燃了激情火花,被这美的感觉所深深吸引,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他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可以说“激趣”成功了。)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

8、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见板书设计)的答案。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参照课文第一段,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家乡的四季变化。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展现一下家乡的四季风景画。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说明文,学生通过朗读优美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朗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事理。这五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安排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阅读说明文时清晰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大意,理解说明内容。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

9、能力。培养他们注重观察、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第三环节: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答案。) 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生)不能。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段落层次第四

10、环节: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自由读6-10自然段。(2)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 (3)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4)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再追问: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

11、,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5)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多媒体出示: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学生思考。(生)四个。(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生

12、)因为纬度是最重要的。(生)从主要到次要。(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 (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生)高下因素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小组讨论有助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学生自己读课文的过程,每一次读课文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己读,争取读正确。第二次同桌读,要互评、纠错。第三次读就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正确而且要通顺、流利。第四次指读,检查是否达到要求。)回忆巩固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第五环节: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再读课文,品味语言。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

13、做到准确。多媒体出示: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迟五六天。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请从句子中找到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2、比较阅读。这些词语限制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请同学找找相关的语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听读1-2自然段。(2)多媒体出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4)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言之有理即可,我给以适当的鼓励。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