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28326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论语读后感200字 你认为一篇论语读后感怎么写才优秀呢?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二班级论语读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二班级论语读后感200字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训练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耀着才智的光线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学问后,就会有新的

2、发觉,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学校时的课原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觉一些以前不曾留意的新的学问,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厌烦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爱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假如她/他发觉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当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假如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终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当顽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顽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的严刑拷打,但他镇静冷静,勇敢不屈,严守党的隐秘这些烈士,他们这种顽强不屈的品行,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当顽强面对,鼓起士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

4、,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班级论语读后感200字2 论语 心得皎皎明月, 虫鸣叠叠 ,秋风入窗 ,夜长无眠。一个人, 一盏灯 ,一杯淡茗,一丝愁绪。当翻开论语,全部一切都已化为沉淀,畅游书海,仿佛诵读之声环绕耳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道德观念及训练原则等。 (一) 天地人之道 孔夫子最喜爱的一个同学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同学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

5、少食,住在特别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得意其乐。生活这样艰苦,为什么能得意其乐呢?其实,主要是在于你的人生态度,在全部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埋怨的时候,颜回却不转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静。 (二) 处世之道 在现代.中,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知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行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看到伴侣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说,善意地引导,假如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与好伴侣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以直报怨

6、,以德报德。”即可。 (三) 君子之道 这里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在论语中,随便就可发觉这二字,可见君子的重要性。孔子在给同学讲课的时候曾经很仔细地跟他们争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连孔子都愧称君子,不难发觉君子的标准之高。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宏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勉有为。 (四) 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许多人都感叹光阴消逝之快,但孔子在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7、欲,不矩。(论语为政)孔子提出的这六个人生轨迹,对我们现在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领悟这其中的才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人人都盼望过上幸福欢乐的生活,而幸福欢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二班级论语读后感200字3 论语是一部举世著名的国学经典,很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沉迷它对抱负的追随。 的确,整部论语都模糊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抱负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殊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抱负。子路抢先一步,赶忙道出了自己的抱负: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

8、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渐渐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斗,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关心实行礼仪的道士。最终,孔子叫到了始终在用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伴侣、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这时,始终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抱负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确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

9、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抱负,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士气,由于心灵会告知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现在,很多人很劳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视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当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当只有一颗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布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

10、很欢乐。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欢乐,去查找真正的抱负吧! 二班级论语读后感200字4 学校为了促进老师的学习成长,在假期里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并为每位老师赠送了论语和是什么使老师进步两本书,使我们在学习中得到收益。 孔夫子是我国古代宏大的训练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才智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 论语是圣人的经典著作。论语语言质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后人的信仰、敬重,是后代人必读的一本圣书。特殊是训练工学习这本书受益非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日的语言

11、是:“把老师教给你的学问和你因此而得到的学问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而兴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同学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当是欢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非常看重同学的实践力量和在实践中熬炼学问和提高学问力量的培育。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知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学问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学问,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学问。而真正懂得学问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爱好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学问的充实。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老师必需不断学习”。校领导真是我们的救星,准时为我们增加养分。 当今.学问裂变“一日千里”,学问在不断

12、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日的事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常常更新学问结构,要对新学问保持长期的奇怪心与敏锐感,为了培育能够适应这个.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乐观地思索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假如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怀疑不解,精神疲乏,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仔细学习各种先进教学阅历、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索,不断将所学学问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学

13、问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学问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的需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学问时,能有新体会,新发觉,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索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进展.的需要。信任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夫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定能为我们的.培育合格的下一代。 二班级论语读后感200字5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这段经文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意

14、思是孔子说:“一个有德行的士君子应当矜持、庄重,而不会与别人争斗;会和谐的与人相处,而不会结党营私。” 这段经文中孔子讲了一个士君子应当何以处众的道理。矜,是矜持、庄重、严厉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境界。假如一个人能达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才智高深,常人无法比拟的。这种人特别坦然,因其人正心正,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临一些重大大事时会显得很泰然。而正是这种时候,人需要进行冷静的思索和选择。能够做到“矜”的人,无论天大的事,都会坦然面对,不会轻浮焦躁。故圣人云:“临大节而不行夺”。 相反,小人则不泰不矜,傲慢自大,自以为是,喜好彰显表现,每当大事来临之际,却显得焦躁担心,

15、无所适从,不堪一击。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此之谓也。 争,是争吵、争斗的意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争,是博弈与争夺。不论过程手段,只在乎最终的结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会破坏.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国正是这种状况,拜金主义严峻,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和盈利,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缘由便是近百年来,受到西方资主义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把竞争博弈作为.生产和进展的推动力,才导致这一后果。 西方资本主义强调竞争,西方国家也因此博得国际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但这仅仅是它的文化硬实力,在其硬实力背后有文化软实力支撑,那便是西方的信抑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西方清教徒认为经商是上帝赐予他的使命,因此,经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无论从事政治事务还是经商,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由于这样,西方才会消失比尔盖茨这种赚了一辈子的钱,最终全部奉献给了.的宏大企业家。这都归结于一个文明的文化软实力,而我们只学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实力,没有学到他们的软实力。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负面结果。 当然,西方的软实力我们也学不来,由于软实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历史文化的合法性。由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每个文明都会有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这种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