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8026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一次单元练习题 语 文 试 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3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后面的方格里填入恰当的字。(4分)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ng 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jing 然相异,其间一汪绿潭松松的皱缬着,潭边柳树婀nu 多姿。身处园中,真是qi 意啊!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分)循声而去 引我暇想小心翼翼 分道扬镖 瘦骨嶙峋 玲珑剔透无精打彩 狼狈不堪 鄙夷不屑 驰名中外 消声匿迹 神色张皇 错别字改正3默写下列诗句。(10分)愿将腰下剑, 。 (李白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2、,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白露为霜。 ,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4请用一句话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适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记者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公安部交管局于月日再次发出通知,要求汲取湖南永州“”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训,切实加强国庆节后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国庆后期交通安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工作措施;要会同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客运企业、旅游运输企业的监督,督促落实安全

3、生产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在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和旅游路线严查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在其他道路严查无证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认真组织好国庆节后期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措施落实。5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7分)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417周岁人群对课外书的选择偏好主要集中在文学类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8.5%;其次喜欢的课外书类别依次是历史类、科普类和心理类,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对于学生阅读课外书,66.0%

4、的学校老师和74.3%的家长表示赞成,另有9.6%的学校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上述材料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作修改,正确的句子请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正确的句子_在你阅读过的课外书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本书?请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并谈谈你的理由。(3分)你最感兴趣的是 主要内容:_理由:_ _针对材料中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学校老师或家长,请你联系你阅读名著等课外书籍的收获,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3分)_ _ _6随着手机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给“校园手机”立规矩的呼声也随之出现。不久前,某中学正式下达了手机“封杀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5、。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中小学生是否可以将手机带入校园使用?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第二部分 (60分)二、诗歌赏析(4分)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除夜:除夕之夜。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1分)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三、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811题(16分)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6、,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3)窥谷忘反( ) (4)互相轩邈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0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11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阅读勤于用脑完成1216题。(13分)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

8、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

9、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勤于用脑,延缓衰老”

10、,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12用一句话概括第段的内容。(2分)13第段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 _ 的道理。(3分)14第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 ;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 。(4分)15“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16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请简要回答)(2分)五、阅读生命赋完成1720题(12分)生 命 赋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

11、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