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6926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管理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一般造价失控都是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种:1.招投标中的不合理竞争。2.施工阶段设备改换必须求、资源消耗较多、工期变长等不可预见因素。3.工程计量与实际不符。4管理机构众多导致造价增加。 1.通过合理的招投标体系,合理安排项目计划,控制工程造价比较有利。强化监管公平竞争的招投标体系,通过公平竞争后,使承建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执行限制,真正地体现在经济市场执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养比较好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施工单位招标进来。 2.完善

2、造价管理措施。力求准确进行造价管理是一门新生事物,同时也是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在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在进一步的探究新的方法和政策,关于当前在造价管理方面的缺陷,必须进行修补完善,在实施中,总结一套具有科学性的造价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政策,把工程造价管理推向一个先进水平,合适于国情的发展趋向。 现阶段人工单价确实定。以各省市自治区的调整为依据。现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正处于改革过渡阶段,各种改制及管理体制尚未同步进行配套,关于人工单价确实定,统得过死不行,一下推向市场也不行,所以必必须采用积极稳妥的过渡方法较为合适。人工单价是计算人工费的重要依据,人工费是工程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工单价确

3、实立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3.施工组织制定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制定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组织制定基本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还有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确实定更为重要,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方法的选择、土方的施工方法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等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预算价格的变化。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制定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采纳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内,以求合理使

4、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完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制定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假如制定方案不是最优,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制定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

5、程,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具体地说即防止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实施中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科学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它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关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十分重要。投资估算应合计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措施,但也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一个项目假设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如广州的标致汽车即由于投资决策失误,项目亏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 制定阶段:在项

6、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制定。据西方分析,制定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由此可见,制定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投资估算进行初步制定,合理地编制制定概算,制定概算一经批准,不得任意突破,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严格执行;在批准的概算基础上完成施工图制定,准确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力求概算不超过估算,预算不超过概算。要明确规定制定单位逐级控制工程造价的责任制,并辅以必要的奖惩制。 在制定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根植于制定人员的头脑中,通过在制定阶段开展限额制定、进行制定招标和制定方案竞选、推广

7、标准制定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制定方案,提升制定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制定过程中与制定人员要密切配合,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制定,优化制定,以确保有效地控制投资。 招投标和施工阶段: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造价管理人员应依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编制标底,并使标底控制在概算或预算内。合理的标底造价是工程质量的确保。高价承包使业主蒙受损失;低价承包会造成承包商不规范施工、安全没防护、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重重,增加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后期修理费用。 3工程

8、造价主要的审核方法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制定、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经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修理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检察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作。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状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经常采纳

9、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

10、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同类项目的每平方米造价的对比,可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础,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门窗、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3)专业投资比例: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

11、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 4工程造价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一、粗实线与细实线的用法: 1.在建筑施工图中,被剖切到的物体的轮廓线常用粗实线或中实线绘制,被看到的物体的轮廓线常用细实线绘制。 2.在总平面图中,常用粗实线表示新建的建筑物,用细实线表示原有建筑物。 二、定位轴线 1.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尺寸的线,用单点长画线表示。 2.在平面图上依据方向不同,它分为横向定位轴线和纵向定位轴线,一般将建筑物的短向称为横向,建筑物的长向称为纵向。 3.横向定

12、位轴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顺序编写,纵向定位轴线编号用大写英文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三、附加轴线: 1.当建筑物的局部有主要结构时,常采纳附加轴线号来表示 2.两条轴线间的附加轴线,应以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编号。 3.1号轴线和A号轴线之前的附加轴线的分母应以01或0A表示。 4.施工图中的详图在适用于不同的位置时,应在定位轴线处同时注明各有关轴线的编号 5.当详图为通用时,其定位轴线应只画圆圈,不注写轴线编号。 四、尺寸标注 1.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其各部分的实际大小应以尺寸数字为准。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规定图样上的尺寸标注,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3.图中尺寸数字的单位除总平面以米为单位外,其他必须以毫米为单位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