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天有不测风云》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2682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天有不测风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下《天有不测风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下《天有不测风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下《天有不测风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下《天有不测风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天有不测风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天有不测风云【作业名称】了解自然灾害 提高预防意识近30年中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调查分析【作业目的】1.搜集近30年中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记录灾害给我们造成的巨大损失,并能试着分析灾害原因。2.考察六年级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分析,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以及一些导致“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从而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涉及的课程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直面灾害的第一课天有不测风云,以四大类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灾害的行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地震、台风等一系列自然灾

2、害的呈现,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体会人们在困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作业说明】在学习天有不测风云第一课时前,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中国近30年发生过的一次自然灾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合作研究,从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再对选择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成因、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感受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以及一些导致“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从而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活动准备】将班级学生按调查灾害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如“台风组”“、雪灾组”等,确定每组负责人,明确组内分工,如“资料搜集员”、“信息整理员”、“分析记录员”等。【作业指导】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自然灾害的特

3、点及破坏力,应尽可能鼓励各小组选择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进行调查、分析。因此,在活动准备阶段将调查小组分为“地震组”“台风组”“雪灾组”“洪水组”“蝗灾组”等。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调查、分析将会更精确、深入。调查指导:调查离学生生活环境较远的灾害,多采用“文献式调查”,通过查阅相关报刊、网上搜索等方式搜集。因此,在调查时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1. 学生在搜集信息时应尽可能把涵盖该自然灾害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搜集到,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覆盖面、破坏力以及记者对当地民众的采访实录等,为分析灾害成因奠定基础。2尽可能多地搜集灾害发生时的图文资料、影音资料,以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灾害的巨大

4、威力及带来的重大损失。3网上搜集时应截取多个网站的报道,避免信息错误。整理指导:学生搜集到相关资料后,第二步要完成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学生整理信息时务必要做到细致,将资料按内容分为情况描述、原因、损失等相应的类别,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影音资料等。在搜集到的资料中筛选符合此次实践活动的资料,将有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成因及带来的损失、人们灾后的变化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便进行灾害分析。分析指导:学生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时要全面、细致,更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1 成因分析:在分析原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天气原因(如洪灾,是否连续多天

5、发生强降雨)、地势原因(地处平原,难以较快排水)、气候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等。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环境破坏、预警信息不及时等。2 危害分析: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房屋倒塌、破损多少间、财产损失多少元、人员伤亡达多少人数),以及居民生活上的变化(如事后人们对于该灾害的认识上的变化及预防措施的了解、实施情况)。附学生调查表:近3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小组组员自然灾害名称发生时间特点破坏力选择最想研究的一次自然灾害进行重点调查并在小组内研究组员分工资料搜集员信息整理员分析记录员PPT制作员交流汇报员发生情况(发生的时间、特点)成因分析(自然原因:天气原因、环境原因、地质原因等)(

6、人为原因:环境破坏、预警信息不及时等)影响分析(灾害产生的破坏力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星级作业(附上搜集到的有关该灾害的照片、视频;小组活动中的照片、日记、小报等)组内评价:优秀( ) 良好( ) 合格( )组间评价:优秀( ) 良好( ) 合格( )教师评价:优秀( ) 良好( ) 合格( )【作业检查】在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学生进行交流、汇报,以期考察学生的实践成果。检查主要分为两部分:1.组间交流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间交流、评价。主要看调查表是否填写完整,如灾害情况分析是否全面、组员感受是否深刻等,以内容详实、记载具体清晰者为佳;星级作业以材料丰富、精美为宜。2.班级汇报交流

7、以交流汇报的形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看是否围绕主题,符合要求,在交流过程中语言表达是否流利、通顺,思路是否清晰,分析是否到位,感受是否深刻。根据作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作业的资料搜集整理记录情况和课堂上的交流汇报情况对学生本次实践作业进行评定。【评价标准】优秀:30及以上能完整地表述将调查的该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时间、地点、特点),每点加1;能从多方面(至少3方面)分析灾害形成的原因,每点加1;能从正、反两方面将灾害产生的影响详细描述,每点加1;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每点加2;组员交流思路清晰、表达流利,加5;星级作业材料丰富、制作精美,每样加2。良好:20及以上能较为完整地表述该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时间、地点、特点),每点加1;能从两方面分析灾害形成的原因,每点加1;能从一方面将灾害产生的影响详细描述,每点加1;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的感悟,每点加1;组员交流内容清晰,加3;有星级作业,每样加1。合格:10及以上有该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时间、地点、特点)的表述,每点加1;能简单分析灾害形成的原因,每点加1;能描述灾害产生的影响,每点加1;有组员自己的感悟,每点加1;组员有进行班级交流,加1;有星级作业,每样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