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果形式.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26475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成果形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项目成果形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项目成果形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项目成果形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项目成果形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成果形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成果形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成果形式篇一:预期研究成果 对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朱红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进入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不多,思维方式变化不大,但初中数学知识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扑面而来,让学生无法适应,不少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迷失了学习地方法、淡漠了学习的兴趣,迷茫彷徨让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畏难情绪。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在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培养和发展信息素养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我们是农村小学,相对而言,软硬件

2、都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短缺,教学中往往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而且信息技术课一个星期中仅有一节,不能保证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这给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再加上农村家庭购置电脑的也很少,学生没有机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只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才能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小学生现在学到的信息技术,等其走入.时可能早已面目全非,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式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掌握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

3、素养,为将来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培养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早在1909年,美国的杜威就提出了这一理念,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学会通过感性体验,理性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课题针对本校及普通校的生员来看,探索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有各种评论。以下是从赞同者的角度来看待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探究是一种本能,儿童

4、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人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贯穿人的一生。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探究对儿童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将已有所学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保护人的天性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至关重要。探究有利于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信息技术学科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从实践中探索多种操作方法,掌握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但是不少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

5、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对探究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理解存在偏颇,对它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误解。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人有可教性、自教性、个人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创造的潜能。人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指出,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过程的外部刺激,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由此他提出了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相吻合的观点。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接受外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个体内部图式认

6、知结构的变化,达到平衡,按照国外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只能通过激发主体的自觉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教育的内容必须经过主体自我意识的选择这一关卡,否则将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活动教学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根本,利用信息技术化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师、学生之间的协商讨论、合作学习,以及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小学生独特的身心发

7、展规律和特点为出发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包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掌握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将来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提出的“信息技术课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能力。探索培养学生自

8、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理论学习法 为搞好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做到认真钻研新课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有关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先进理念。 行动研究法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调查法 以问卷、访问、听课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的成败。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

9、21年3月2021年7月(前期准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客观分析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做好课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实验研讨) 1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及要求,写出调查报告。 2针对调查结果,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开展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出发点,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构建适合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初步形成总结,并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3月(完

10、善发展)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篇二: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会计制度跟随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制定了适合.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评价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是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是否与国际会计惯例取得接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会计规范模式不仅向会计准则的形式转化,并且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会计准则”意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各国会计准则纷纷向IFRS趋同。“会计

11、准则国际趋同”成为“会计制度国际接轨”的当今语言,并且前者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后者。从2021年IASB改组成立以来,不同的国家对与IFRS趋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欧盟国家宣布从2021年起直接采用IFRS编制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制定了与IFRS等同的本国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与IASB在2021年9月签订了“诺沃克协议”,旨在推动FASB准则与IASB准则的趋同;我国则以IFRS为蓝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2021年2月推出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与以IFRS为代表的国际会计惯

12、例接轨方面,确实比以往推进了一大步,各种舆论均表示我国会计准则已与国际准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然而,对照一些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差距。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我国需要获得市场经济地位(MES)的认可并对抗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我国需要对外融资并降低交易成本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国的会计规则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寻找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距,提高我国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有鉴于此,为了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的进一步趋同,我国需要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和措施,详细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之间仍

13、然存在的总体差异和具体差异,制定消除这些差异的长短期趋同计划。在这方面,有许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加以探讨和解决。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努力探索解决方案,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第二部分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比较”。第一部分共由七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当前国际会计发展之大势”,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当前世界会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本章开门见山地指出,近几十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

14、加快,全球统一资本市场的逐渐形成,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生产和消费更加国际化,国际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化,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兼并活动日益剧烈,对高质量、透明和统一会计语言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模式渐入人心,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纷纷向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市场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的融合,法律和法规制度的移植,公司融资方式和治理结构的趋同,从而使各国会计模式开始向英美会计模式归一,会计制度逐渐向会计准则转化,会计准则成为会计规范的最佳实现形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会计国际协调30多年所做的坚持不懈努力以及它在近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使得许多国家将IASB的国际财

15、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本国会计准则与之趋同的目标。因此,当前国际会计的发展已呈现出以下三大态势:(1)各国会计模式向英美会计模式归一;(2)会计制度的形式向会计准则的形式转化;(3)各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第二章“会计准则趋同:全球范围内的考察”,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揭示了它们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最新进展情况,总结其教训,分析其不足,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和计划提供参考。这部分内容资料收集全面和及时,论述充分,评价客观,尤其是对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同时正确处理好照顾本国国情需要的做法作了详细介绍,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当广阔的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进一步趋同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章“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与会计准则的制定”,首先在第一节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和目标取向,阐述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与会计制度变迁的关联和对应关系。接着在第二节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评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以及会计准则制定的历程,并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