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26329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第7课 商鞅变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法指导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处理:变法的根本原因条件兴起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具地图册、我国春秋、战国相关多媒体、形式图教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指导归纳板书设计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

2、业生产上开始使用。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二、著名的都江堰三、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讲授新课:(一)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

3、景。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二)讨论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三)、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 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

4、民。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讨论问题: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堂小结: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奴隶主大量开垦私

5、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要变法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练习巩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变革事例作业:填写练习册:1、2、3学生自读相关内容,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变法措施。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度代替奴隶

6、制度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显著,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如此说法,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商鞅变法的内容一目,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历史剧。分别扮演守旧贵族,和商鞅。由此牢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充分理解其变法的目的和好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尔后,学生通过讨论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失败,各抒己见,发表见解,达到巩固知识之目的。最后总结: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封建专制统治,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教学比较成功,学生接受知识快,掌握知识点牢固。但学生对社会性质的变化理解仍然比较模糊,今后教学还需再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