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教育.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24407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暗示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暗示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暗示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暗示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暗示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暗示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暗示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其心理自我维护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的盘山公路有一处非常陡峭,并且是一个急转弯,许多驾车者由于车速太快而丧命于此。交通部门于是在路旁树立了一块警示牌,上面写道:事故多发地段请缓行!但事故并未由此而减少,后来当地的交通部门在警示牌上换上了另一句话,事故一下子减少许多,以至后来很少再有交通事故发生。人们不禁要问:什么话有如此的魔力?原来警示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慢慢走,请欣赏啊!这便是对生命个体积极心理暗示的魅力!当前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为一件幸事,确实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和生理处在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社会多元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使学生

2、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一些心理问题往往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或发展,但有些心理问题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此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若采用的的方式和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本人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尝试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积极暗示,往往能促进学生的心理自我维护,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当前学生心理状况及学校心理辅导现状。(一)当前学生心理状况中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的心理且正处于生理过渡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处在青春期,在心理上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是

3、人格的建构期,心理的脆弱期,也是人生最大的可塑期。“四、二、一”居多的家庭结构模式导致了家庭教育功效的“沙化”和淡弱,而目前社会变革中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兼容并蓄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化问题正泥沙俱下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个体,往往会形成灰色的多元化心理,加之一些父母下岗、父母离异、父母吸毒、单亲家庭、入狱家庭、冷战家庭、亲朋寄养、隔代抚养等家庭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给学生产生不少心理上的困惑。 (二)学校心理辅导现状。国内外的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多采用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小组及团体辅导,多是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在同感、倾诉的前提下,适时因势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4、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疏导,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由于学生的个体有差异,正如树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对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更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用不同的载体和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无论哪一种载体和渠道我们都要慎重选择,只有这样才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有效,否则不仅取不到心理辅导和教育的目的,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的心灵如一片有待耕耘的土地,我们要在上面稼穑庄稼,千万不要在上面种上稗草,那样我们将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有时在校园里过多的谈及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张旗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消极心理暗示,学生往往人人自危,拿自己这样或那样的心理

5、问题去暗合,只会更加徒增心理负担。教育的失败哪怕是千分之一,但对学生来说、对学生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当要警醒,因为我们是在雕琢心灵。二、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暗示的定位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马克思语)积极心理暗示是遵循中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教学不同的载体和渠道,探索、激发、挖掘和整合中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潜质,变心理的被动承受者为心理的积极自我维护者和积极应对者,把心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在点滴小事中体现学生为实践主体,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做到自悟、自释、自导,形成一种有针对性、实

6、效性、具渗透特点的校园“心理生态效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塑造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人格。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意义。利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发泄、梳理和平衡,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达到了心理的动态平衡,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维护,在学生的心理自我维护中,能树立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进而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创造精神,塑造自我教育人格。同时健全而轻松的心理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便于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其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中,使学生个体心理进行自我维护,进而悦纳他人、感

7、恩他人,在不同个体的磨合中培养团队精神,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群体心理氛围。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空洞的说教往往显得是那么苍白和无力!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更应如此,营造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环境和氛围,依如在建造学生心灵的防护林,它是学生心理动态平衡的天然屏障,它是熨贴学生心理的港湾,在有效的心理暗示措施下,学生个体可以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维护。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其心理自我维护的措施。首先,人人是心育的环境,时时可营造学生积极心理暗示的氛围。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暗示的软环境,大力挖掘和发挥老师的示范导向作用。育人者当育己,心育者应自勉

8、,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辐射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老师,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有什么样的老师便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身上折射的是老师的影子,应不断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倡导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协助、服务和导向。老师要通过对受教育对象的观察、了解和把握,在熟悉教育对象的前提下,协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分析和归因,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的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该环境和氛围中去不断地认知自己,制定系列的激励措施和目标,激发学生心理平衡的内驱力,进而唤醒学生个体心理自我维护的潜质,进行正确地导向,让学生形成自我肯定的良好心理态势,进而给自己定位,

9、扬长避短,在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体验中,去调整心态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也形成了和谐、亲善的师生关系。同时, 老师要用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人,用进取的精神去激励人,用精湛的技艺服务人,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人,用求真的精神去打动人,用良好的氛围去塑造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学会严以律己、诚信待人,一句话老师应成为学生心理积极暗示楷模。同时,让家长成为朋友,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座谈、交流等不同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作孩子的知心朋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身体力行作孩子的榜样,发挥家庭对

10、学生的育人功效,形成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暗示心理自我维护的氛围。其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学法也是对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 暗示教学法(cueing teaching),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里戈里洛扎诺夫创立于60年代中期,洛扎诺夫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创造了这种轻松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宗旨是: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角度出发,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力。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

11、研究表明,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并各有分工。左半球进行逻辑、理性和分析思维,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即左半球长于抽象思维,右半球长于形象思维。人们在学习时如果外界的材料比较单一,则只能引起某一半球的活动,学习效率较低;如若刺激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则会同时引起两个半球的协调活动,这时的学习效率教高。在教学中如果把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暗示”组成序列,通过多种途径和种材料对学生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同时产生刺激,使其协调活动,发挥潜力,使学生在“下意识”即无意识中吸收,对学生产生诱导,从而轻松有效的学习。当然暗示教学要遵循愉快而不紧张、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通过心理、教学、艺术等

12、途径实现。(三)利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使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维护,为个性的张扬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受抑的心灵有宣泄的地方,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受到艺术之美的滋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我校开展有“十二”活动系列:每年一届的科技文艺周、学生夏令营、新生军训、学生会团委的换届选举、校务管理实践等。把活动或阵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从而把心理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自己。在这些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相互欣赏,体验过程,感知他人,定位自己,相互交流彼此磨合,扬长避短,参差不齐或不平衡的心理就会在活动中逐渐梳理,渐

13、趋平衡,以至健全。另还可组织各类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如:“晨会策划、主持、演讲团”、学生电视台;文学社、书法、天文、摄影、科技制作、计算机、生物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在这些团队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如何调整自己适应他人,这也是一个心理不断磨合的过程,在期间能有效的进行心理自我维护。事实证明这些社团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诚信待人,培养了团队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更重要的是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寄托性灵,张弛心灵梳理平衡心理的地方。(四)成立学生心理互助活动小组。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对心理问题感兴

14、趣或经辅导而释怀的同学组成了一支学生心理互助学生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相互交流,研讨同学们自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调研问卷辅导反馈”的四步活动方案,在同学们中间开展调研活动,并进行反馈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心理问题的原认知中去,在过程的体验中去诠释、疏导心理,解决心理问题做到“自悟、自导、自释”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调控和维护,进而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带动和帮助更多的同学健全心理素质。(五)挖掘社会对学生心理积极暗示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让同学们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锻炼中成材,在社会中成长,在不断的社会实践

15、中去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平衡和调节心理,在不同角色的体验中去达到心理的平衡,进而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另外,发挥环境的隐型育人功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班级的文明凸现着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散发出浓浓的亲和力。环境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无声代言者。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让校园做到美化、绿化、净化,增强校园的人文蕴涵,让环境融情渗理,渗透的是对学生的导向和关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教室环境做到窗明几净、天亮地洁,让班级成为有爱的集体、温馨的家园,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的心境,更有利于学生去适应,进

16、而能动地去调动自身潜在的可塑潜质,进而达到隐性的育人功效。其实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便是塑造自我、平衡心理的过程,让环境更易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学生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的心灵世界,因为环境和氛围是学生前进途中的风景和衬托,是人生旅途上的花絮和点缀。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如校园的一句导示语所写:“用微笑迎接每一天”,“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教育是师生心灵互动的人生旅程,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和终极关怀,教育没有小事,我们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履行对每一个生命的承诺,在每个人生命的旅途中,心灵不受到磕碰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走出心灵的窘地,在其处在心理的泥沼时,要援之以手,授之以杖,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忘记曾有的痛,已有的伤,变被动的心理承受者为心理积极的应对者,形成心理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进而形成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绿色生态效应”。 人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心灵砥砺中,才变得坚强、变得执著,才会从容不迫的走向生命的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