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23887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发课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体现。高效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使学生和教师都得以解放。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级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在授课之前需要做好以下事情。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

2、习任务并作好记录,最后各小组在课堂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以达到每个同学都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 原则二: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

3、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6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小组角色应互相转换,增进生生互动。 原则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同学的搭配、学生的性格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三、组长(员)的选择和培训 学习小组组建完成后,需要选择组长、记分员等小组机构。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小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展示。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选好组长,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管理班级和实施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一)、组长的选择 1、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一般

4、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其次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和威信等因素。 (二)、组长的培训 在组建学习小组后,要召开组长会议,说明组建学习小组的重要性,对管理小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要求各组长要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事情,组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组长们明白,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提高自己。结合“金字塔理论”,使之明确在帮助后进生、教会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加强记忆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各科任教师要对本学科的组长进行课前培训,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每周或每月要定期与小组长交流,在进行思想

5、教育时,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小组存在的问题等,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学生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要把不良情况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向教务处反映,各级对组长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了解各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 (三)对组员培训 1、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研究也表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2、培养组员的综合素质,如会收集、会思考、会讨论、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协作、会评价、会归纳。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参与者、倾听者、导向者、点拨(火)者、激励者。 3、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

6、、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4、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5、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 除

7、此之外,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 (四)对课堂常规培训。 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 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四、小组文化的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小组文化的建设是指小组组建后,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制定小组宣言以及奋斗目标(个人、小组、班级)。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五、小组的评价 小组评价在整个小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到位的话,那么学习小组就相当于形同虚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让学

8、生在课堂上质疑和对抗;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小组评价是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 首先是节节有反馈:每节课的反馈由课代表负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依据评价细则给予量化。并在下课前宣布最佳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 其次日日有评价:即一天每节课的数据汇总到值日班长处,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整理数据后于次日上午课前10分钟总结点评;周周有总结:值日班长将每天数据汇总到值周班委处,值周班委整理数据后在下周班会上总结点评。这样一个月下来,四周的数据汇总后,对每个小组排名进行奖罚。 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

9、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要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竟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学中可经常性评比最佳小

10、组或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小组成员承担责任,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互助、互动、互勉、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六、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

11、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等。七、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是: 其步骤一般是:教师情境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即: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

12、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将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各小组将各人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二是教师在活动中真正当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运用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对合作学习加以监控,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13、提高合作的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八、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冷场”的尴尬局面。 2.“虚热”的混乱局面。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4.小组合作学习话题难度不当.5小组合作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九、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充分考虑任务的目标、内容和活动形式等因素,而且在课堂中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应该是小组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还是任务活动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信息。十、 注重平时合

14、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品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成,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要让学生会听、听懂别人发言的重点和问题,并重视采纳别人的意见,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15、,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全体同学特别是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差、思维慢、不善言谈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达到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3培养学生乐于赞赏的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往往是各抒已见,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要乐于赞赏、欣赏他人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4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形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的情感,每个成员都要以小组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协作的氛围。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独立思考。相反,合作学习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小组内部,一般应按独立思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使每个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落实任务与责任,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合作之前,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如:先自己思考,再交流。经过思考后,每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在交流时都会迸射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否则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小组里当“东郭先生”滥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