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35834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洪湖市实验小学 代红姣教学背景:2011年中国达人秀中最热的明星卓君,他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了令亿万人震撼的舞蹈稻草人之恋,同样这段舞蹈也震撼到了我。他在舞蹈后段部分由一个动作时抱着稻草人转动的片段,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触动了我:“踏破铁屑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动作不是正好可以借用到我的“向左转、向右转”教材教法里吗?案例一:在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向左转、向右转”是一个教学难点;一年级的上册数学课本里虽然也有关于左右的知识,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发现学生在转动的问题上经常出错,即使不出错动作也很不流畅。稻草人之恋最后抱着的2个人机械转动的片段给了我灵感火花

2、:我要让学生也来当一回稻草人。首先在室内进行课的前半部分:我和学生以谈心的方式交流了关于中国达人秀达人冠军卓君的舞蹈稻草人之恋的感想,并观看了舞蹈视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室外教学部分,经过动作示范和讲解后,我让学生2人一组,一人模仿卓君,一人模仿机器人,要求:“卓君”让机器人左转一次再转回或者右转一次再转回,机器人不准自己移动,转动2次交换。学生们带着很高的热情迅速行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有的机器人的脚由于动作要领不对导致转动不灵活的现象,我及时进行了指导,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背景:教学中常见学生喜欢长队转圈绕回的玩法,但如果没人组织或者组织不当,学生极易拥

3、挤摔倒甚至压伤,所以教会学生游戏的方法至关重要。案例二: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游戏角色又便于教师控制局面是一个需要教师花费心思的事情。在本节游戏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用来熏蚊子的一盘一盘的物体名称是什么?超市里卖的超大棒棒糖上面都有什么形状?问题得到了学生响应。我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想不想大家集体拼出相同的形状?学生的响应更热烈。于是我带着学生开始了“各种姿势的走”的教学,由于学生心中、脑中有图像,所以在练习中只要我一提醒,学生都能自觉的调整队形,不需要老师过多操心组织教学,教学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学生都很兴奋,老师的教学也很轻松。教学感想:创新素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

4、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中都可以培养,但是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体育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上好体育课和让学生喜欢体育课是一个称职的体育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前的我总是纠结于怎样才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左右转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即使有了多年的一年级教学经验,也没能让自己解决这一烦恼。卓君的出现给了我启发。考虑到学生是刚上一年级的学前班学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肯定更利于教学。所以我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卓君的舞蹈或者物体蚊香、棒棒糖上的螺纹图案的想象,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

5、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再造性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未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1、激发兴趣法 学生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源,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通过“谁能找到咱们学校藏着的独木桥呀?如果找到了,你会怎样过桥呢?”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着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各种姿势的走”教学中,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教师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做了很好的铺垫。后来,我又采用了“移植记忆法”利用学生对棒棒糖、蚊香等物体形象已有的感知,在“各种姿势的走”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充分

6、的创新能力,走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巩固了学生们刚刚建立的创新意识。2、移植记忆法 合理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印象与记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引导到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向左转、向右转”教材教学中,我首先在室内进行课的前半部分:观看舞蹈视频中国达人秀达人冠军卓君的舞蹈稻草人之恋,我和学生以谈心的方式交流了感想,并再次观看舞蹈视频,学生的记忆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接下来的室外教学部分,经过动作示范和讲解后,我让学生2人一组,一人模仿卓君,一人模仿机器人,要求:“卓君”让机器人左转一次转回、右转一次转回,机器人不准自己移动,转动2次交换。学生们带着很高的热情迅速行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出

7、现了有的机器人的脚由于动作要领不对导致转动不灵活的现象,我及时进行了指导,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3、质疑激将法 利用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提出质疑,采用激将法,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小学生最喜欢竞赛类的项目,比如跑步、立定跳远、游戏等等。不管有没有实力,只要有人提出要比赛,他们必定欣然应战,甚至有的主动请战。每每如此,不管是否正常教学中,我都会安排充足的时间满足学生的意愿。我设计了跑的系列游戏:圆形跑小雨点(从一点到远处做绕圆形跑再回到原点)小坦克(绕相距几米的2个圆的外部跑)8字跑十字接力。在系列游戏进行中,我首先对游戏难度进行说明,针对具体年级与班级,我做出游戏等级安排,对于

8、跃跃欲试高等级的学生,我先提出质疑,假装不相信他们的实力,让学生心中满是不服气,然后再带着这股子劲跟我“较劲”;我则乐观其成。 4、鼓励创新法 问题是创新的源头,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而孤立的进行。求异求新是创新素质最主要的特征,教师要努力挖掘、整合具有创新潜力的教材,研究适合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法。在投掷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带来的矿泉水瓶,开发教材“趣打保龄球”。有的学生见过打保龄球,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有的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项体育运动。所以,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简单介绍保龄球的基础知识,然后带领学生把水瓶摆成三角形的形状,进行教学。教学完毕,学生兴致仍然很高,我趁机鼓励学生摆出自己已知的不同形状,用不同的击打方式,进行游戏,结果学生们摆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等,用肩上、侧投、滚动等击打方式来完成了游戏,虽然结果并不相同,但是大家收获的快乐却是一样的。学生们初次接触保龄球这个项目,他们的思维和能力感受到了挑战;通过活动,他们的思维和想象长出了翅膀;通过创新,他们得以展翅高飞,尽享创新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